“都住口!”
云行大师一声沉喝,压下所有争论。他缓缓起身,目光扫过每一位弟子,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此事,已非我等所能揣度。”“收拾行装,即刻返回云林寺。”“未明济癫大师真意之前,不可再叨扰真君仙山。”云林寺,禅院深处。一间不对外开放的密室之内,气氛庄穆,暗流涌动。云林寺住持云深长老,及寺中几位地位最尊崇的首座、长老,皆汇聚于此。 云行大师将青峰山一行所见所闻,尤其是与济癫的相遇,连同那串神异的菩提念珠,一并呈于众人眼前。密室内,长久沉默。“阿弥陀佛。”良久,一位须发皆白、手持戒律禅杖的长老率先开口,声如洪钟。“云行师弟,此事太过离奇!那济癫言行无状,酒肉不忌,分明是破戒之僧,其言岂可轻信?恐是魔头幻化,欲引我佛门误入歧途!”“戒律院首座所言甚是。”另一位枯瘦长老附和。“我佛门自有法度,岂能因一疯僧之言便自乱阵脚?况且,玄穹云泽真君乃道门之神,我等佛门弟子,与之纠缠过深,本就不妥。”然而,一位面容慈和、掌管藏经阁的长老却有不同看法。“诸位此言差矣。”他缓缓说道。“那菩提念珠佛力之精纯,我等有目共睹,绝非魔物所能伪造。贫僧倒认为,这或许是我佛门大兴的预兆!”“‘地狱空荡荡,恶鬼在人间’,此言何解?正是说如今阳世罪孽深重,我等佛门弟子若能顺应天时,降妖除魔,救度苍生,岂非无量功德?那济癫大师,或许正是佛祖派来点化我等的罗汉化身!”“荒谬!”戒律院首座冷哼。“若真是罗汉化身,为何要借道门真君之名行事?我看,这分明是道门设下的圈套,想让我佛门为其所用,替他们去与那凶残的邪教妖人拼命!”一时间,密室内争论不休。云行大师静静听着,一言不发。他看着眼前这些师兄弟,有的因功德二字而眼露精光,有的因危险而畏缩不前,有的则固守门户之见,寸步不让。他手持那串菩提念珠,缓缓闭上眼,将外界嘈杂尽数隔绝。他选择回到这里,不是为了寻求一个答案,而是为了将这石破天惊的消息带回。真正的答案,或许还需要他自已去寻找。他决定闭关。他要静心参悟济癫大师留下的谶语,以及这串念珠中蕴藏的玄机。静室内,檀香袅袅。云行大师盘膝而坐,手中轻轻捻动十八颗菩提子。每捻动一颗,一股清凉便流遍全身,让他纷乱的心绪渐渐平复。可济癫的话,却如洪钟在耳,在他脑海中反复回荡。“地狱空荡荡,恶鬼在人间……”他开始反思。反思云林寺,反思当今天下佛门。建高大庙宇,塑威严金身,日日诵经,夜夜参禅。可这又有何用?山下百姓依旧在受苦。江州妖人依旧在暗中掳掠生灵,为祸一方。他们将佛祖供奉于殿堂,用香火与跪拜,将佛法圈禁在一隅之地。他们口念慈悲,心藏门户之见,想着如何压道门一头。他们将普度众生挂在嘴边,却对殿外的苦难罪恶,或视而不见,或有心无力。这……真是佛祖所期许的吗?云行大师的心,剧烈动摇起来。他只觉数十年苦修的信念,正寸寸崩塌。痛苦与迷茫,如万蚁噬心。“佛若只在殿堂,则殿堂之外,便是魔域!”“善若只在口头,则口头之外,皆为恶行!”一个声音,仿佛从他魂魄深处响起。“地狱空荡荡,恶鬼在人间……非是地府无人,实乃人心之狱难填,世间之魔难除啊!”一道明光,骤然撕裂了他脑中的重重迷雾。他豁然开朗。他懂了!他终于懂了!济癫大师的点化,根本不是让他去参拜真君,也不是让他去分辨佛道高下。分明是在指路。是在用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为他们这些困于寺庙的佛门弟子,指明一条真正的功德之路。真君为何不喜佛门?或许正是因为看透了当今佛门这种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虚伪。地府为何空荡荡?因为该下地狱的恶鬼,还活生生在人间作祟。济癫大师是要他们这些佛门弟子,走出寺庙,走出禅房,去度化那些为祸世间的恶鬼。填地府之缺,令阴阳归序。这,才是佛门弟子眼下最该做的事。这,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无量功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