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少年派:我是钱三一弟弟 > 第260章 主持稿选定

第260章 主持稿选定

钱砚修发送给邓小琪的短信,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小石子,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手机屏幕就再次亮了起来。?s-o·s^o¢x!s!w*.*c·o+m+这次不是邓小琪的回复,而是一条来自班主任唐元明的群公告,简洁有力:

【@全体成员 六一晚会主持稿终稿提交截止:今晚22:00前。语文科代表收齐后发我邮箱。稿件需体现班级文化内涵与艺术高度。】

公告下方,紧跟着一条单独@钱砚修的私信:

唐元明:砚修,你的串联词草稿(尤其《月光》导入部分)立意不错,但还需精炼打磨,避免过于个人化抒情。22点前,定稿发我过目。期待你的最终版本。

钱砚修的心猛地一跳,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唐老师看到了!而且特别点出了《月光》导入部分!那句“需要最纯粹的专注去倾听,需要最坚韧的琴弦去承接”……唐老师是觉得它“过于个人化抒情”了吗?可那是他心底最真实的声音,是献给邓小琪的舞步和琴声的礼赞!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瞬间涌上的忐忑,目光再次落回自己刚刚写下的、饱含热情的文字上。·k~u·a¢i¢d!u¨x·s?..c·o^m+他拿起笔,不是删除,而是开始围绕它进行更精细的雕琢。他试着将那些澎湃的个人情感,包裹进更具普适性的、关于“艺术初心”的表述中,但核心的意象——“光”、“专注”、“坚韧”、“承接”、“初心如月”——他一个也舍不得删。

时间在笔尖沙沙声和窗外愈加深沉的夜色中流逝。他反复诵读,调整语序,替换更精准的词语,力求在保留那份独特共鸣的同时,让它听起来更符合晚会串联词应有的庄重与流畅。当最后定稿的电子文档发送到唐元明邮箱时,时钟刚好指向21:58分。钱砚修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场无声的演奏。他能做的都己做完,剩下的,交给唐老师评判,也交给三天后的舞台去检验。

第二天,周一,午休时间。精英中学语文教研组办公室。

唐元明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几份最终提交的主持稿。他戴着细框眼镜,神情专注,手指在一份稿件的某段文字上轻轻敲击着。正是钱砚修那份关于《月光》的导入词。ˉ|新?完ˉ)a本31神#站e′ !无+错?内?+容)他反复读了几遍,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立意确实拔群…” 他低声自语。其他稿件的串联词虽然规范流畅,但总显得有点套路化。只有钱砚修这段,将《月光》这个节目巧妙地提升到了“艺术初心”的高度,用词既有文学性(“澄澈”、“清泉”),又暗含力量感(“坚韧”、“承接”),尤其是“初心如月”这个点题,既扣合了节目名称,又升华了主题,非常巧妙。至于那点“个人化抒情”…唐元明推了推眼镜,想起彩排时看到的后台那一幕,以及钱砚修和邓小琪在舞台上那种无形的默契气场,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少年人的真挚,在特定的情境下,或许正是最动人的注脚。

他拿起红笔,在钱砚修的稿子上画了一个小小的、肯定的圆圈,然后拿起电话,拨通了钱砚修的号码。

钱砚修正在食堂吃饭,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看到是唐老师的来电,他心头一紧,连忙放下筷子走到安静的角落接听。

“砚修,” 唐元明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平稳而带着师长的威严,“你的主持稿,我看过了。”

钱砚修屏住呼吸。

“《月光》节目的导入部分,修改得很好。” 唐元明的语气带着明确的肯定,“‘初心如月’的立意,以及‘专注倾听’、‘坚韧承接’的意象,既贴合节目本身的艺术追求,也升华了晚会的主题。文字也精炼流畅了许多。”

钱砚修的心瞬间落回实处,紧接着被巨大的喜悦填满,他忍不住握紧了手机:“谢谢唐老师!”

“嗯,” 唐元明停顿了一下,语气依旧平稳,却似乎多了一丝更深长的意味,“艺术表达,有时需要克制,但真挚的核心永远是最珍贵的。把握好这个度。稿子定了,就用你这版。下午放学前,我会把完整流程稿和主持任务分解发到主持群。好好准备,尤其是你和邓小琪的《月光》,是晚会的重点节目,你们俩的配合…是灵魂。” 他特意加重了“配合”和“灵魂”两个词。

电话挂断。钱砚修还站在原地,耳边回响着唐元明最后那句“你们俩的配合是灵魂”。阳光透过食堂的玻璃窗照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下意识地摸向裤袋,那块手帕安静的轮廓带来一种奇异的安定感。稿子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