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大明:我在御书房抽烟的日子 > 第26章 小鱼的童言无忌

第26章 小鱼的童言无忌

老耿那副憨厚笑脸和甜得齁嗓子的麦芽糖担子,在唐家村口晃悠了五六天,终于在一个雾气蒙蒙的清晨,悄没声儿地消失了。*咸¢鱼_看^书¨ !哽·薪`醉_哙+走得跟来时一样突然,连声招呼都没打,只留下老槐树下几块被蚂蚁围攻的糖渣子,还有几个半大小子咂摸着嘴、意犹未尽的念叨。

村里人也没太当回事。走村串巷的货郎嘛,跟天上的云彩似的,来了又走,再正常不过。日子该咋过还咋过,溪水照旧哗啦啦,舂米机依旧嘎吱嘎吱,作坊里的烟气也一天没断过。就是那股子看不见摸不着、却让人心里头硌得慌的紧绷劲儿,跟地里的野草似的,刚冒头就被踩下去,过两天又悄咪咪钻出来。

唐云还是那副样子。白天要么泡在溪边,对着他那台宝贝疙瘩“铁驴”敲敲打打,拿着块磨刀石把几个木齿轮蹭得油光锃亮,嘴里嘟嘟囔囔,骂骂咧咧,不是嫌木头不够硬,就是骂水流不够急,活像个跟木头有仇的疯子;要么就一头扎进作坊,鼓捣他那罐子味道越发诡异的“果香型”香料,那味儿,烂橘子混着陈年烟叶子再兑上点说不清的草木灰,熏得王猛首翻白眼,连呼“云哥你这是要炼仙丹还是配耗子药?”,唐云却鼻子抽抽着,一脸陶醉地往新卷的烟丝里撒,嘴里还振振有词:“你懂个屁!这叫层次感!懂不懂?高端货都这样!”

阿英的脸色还是白得晃眼,像是被水泡久了褪色的旧布。她抱着小鱼,几乎不出院门。偶尔抱着孩子站在自家那低矮的土坯院墙里头,隔着篱笆缝往外瞧,眼神也是飘的,带着一种惊弓之鸟般的警惕,扫过村口那条灰扑扑的土路,扫过每一个路过的生面孔,连树梢上扑棱飞过的麻雀,都能让她惊得往后缩半步。小鱼丫头倒是没心没肺,在娘亲怀里扭来扭去,小手指着天上飞过的大雁,“鹅!鹅!”地瞎叫唤。

老耿走了没两天,村口老槐树下那点空出来的地界儿,又被人占了。

这次是个老头。瞧着比老耿年纪还大,头发花白稀疏,挽着个揪揪,用根磨得油亮的木簪子别着。脸上沟壑纵横,跟旱季龟裂的河床似的,眼皮耷拉着,遮住了大半眼珠子。一身破旧得看不出本色的短褂,露着两条精瘦黝黑、青筋虬结的胳膊。脚上一双露脚趾的破草鞋,沾满了黄泥。

老头没挑担子,就背着个半人高的、用破麻绳捆得结结实实的巨大背篓,里面塞满了青翠的竹篾、半成品的竹筐、竹簸箕,还有几把磨得锃亮的篾刀。他在老槐树根底下找了个背阴的地儿,把背篓往地上一墩,自己也跟着一屁股坐下,靠着粗糙的树干,喘了几口粗气。然后慢吞吞地从背篓里抽出几根细长的青竹篾,手指头枯瘦却异常灵活,像有生命似的,开始慢悠悠地编起一个簸箕的底儿。

他编得很慢,动作甚至有点笨拙,时不时停下来,用那双浑浊无神的眼睛,茫然地西下张望一下,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意义不明的气音。这是个哑巴。

村里人见怪不怪。哑巴老头,卖竹编的,看着比老耿还穷酸,没啥油水。几个闲汉凑过去瞅了两眼他编的簸箕,撇撇嘴,嫌样子老土,篾条也不够光滑,还不如自家婆娘编的,便没了兴趣,又缩回树荫底下抠脚打盹去了。哑巴老头也不吆喝,就低着头,专注地对付手里那几根青篾,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他和他那未成形的簸箕。阳光透过老槐树稀疏的叶子,在他佝偻的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王猛叼着根“醒神香”,晃悠过来瞅了一眼,见是个又老又哑、身上没二两肉的老篾匠,眼神里那点警惕也散了,随口跟旁边的赵大叔扯闲篇:“啧,这老哑巴,看着比村东头赵三爷还磕碜,能卖出去个啥?还不够费劲的。”

赵大叔吧嗒着旱烟袋,吐出一口浓烟:“混口饭吃呗,都不容易。由他去吧,好歹能给咱这老槐树添点人气儿。,墈_书¢屋·晓/税·罔- \更`芯·嶵?筷¢” 他浑浊的老眼扫过哑巴老头那双布满老茧、动作却异常稳定的手,又扫过老头那双耷拉着的眼皮下偶尔闪过的一丝难以捕捉的精光,心里头那点若有若无的异样感,最终还是被那副落魄到家的皮相给压了下去。一个老哑巴,还能翻起什么浪?

哑巴老头就在槐树根下扎了根。日出而来,日落背着那点没卖出去的竹编蹒跚而去。他编筐的速度慢得令人发指,一天也编不完一个簸箕。更多的时候,他就那么靠着树根坐着,浑浊的眼睛半眯着,像是在打盹。只有那双耳朵,在蓬乱花白的头发遮掩下,却像最精密的雷达,悄无声息地捕捉着村子里的一切声音——溪水的哗啦,舂米机的嘎吱,作坊里切烟丝的嚓嚓,妇人骂孩子的高腔,汉子们吹牛的粗嗓…还有,唐家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