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尸天下 > 第172章 生耶?死耶?

第172章 生耶?死耶?

李煜第一眼便看向了落款。-比·奇?中-蚊-枉? /蕪,错.内\容`

信纸的末尾,是三个颇为潦草不清的字迹。

力道之虚,仿佛失血过多的主人连握笔的力气都己耗尽。

落款名,刘德璋。

抚远县......

看到最后两字,李煜的瞳孔微微一缩,不由喃喃出声。

“县丞?!”

此前赵琅曾困惑的县中官吏下落。

此刻,竟是被他无意中寻到了其中一人。

县衙中的核心班子,其中真正有品级的官身并不多。

仅有三者......

县令,及其麾下县丞、县尉。

一县之地,最紧要的两人,便是县令与县丞。

是故,大顺百姓也称之为‘大老爷’和‘二老爷’。

县令总领全县除军务外的所有行政事宜,为七品文官。

而这八品的县丞,是名副其实的二把手,在他手中进一步将本县的行政权力细分。

主管钱粮、赋税、户籍、文书等具体事务。

在某些时候,其权势甚至不弱于县令。

若是县令一职恰巧空缺,也基本都是由本县县丞暂代所有事宜。

这便是‘假县令’。

也就是暂代的意思。

至于不怎么起眼的县尉......

各地打仗平乱,自有卫所武官兼祧。

因此,只能管理衙役的县尉,只是小小的九品。

负责治安、缉捕、监狱管理,维系地方治安。

还远到不了能被称呼为‘三老爷’的地步。

李煜心中感叹。/嗖?艘-小/税¢蛧/ ·追?蕞_歆`璋*結*

还真是世事无常。

抚远县的二把手,竟悄无声息地自尽在这荒野官驿,令人唏嘘。

让人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他的目光看向信上所写内容......

‘吾本布衣,为太祖第七子,辽王一脉,第八世孙。’

‘在下得先皇恩赏宗亲,方得以落魄布衣之姿,保举一县之丞......’

‘先皇圣恩福泽,下臣不胜感激涕零。’

开篇,仍是那股子充斥着文人气的笔法。

平平无奇。

刘德璋只是揭露了他作为大顺太祖皇帝,膝下第七子,辽王一脉的落魄宗亲身份。

其余的,没什么有用的讯息。

刘德璋的宗亲身份并不稀奇。

天下姓刘的,现在多的是能和皇室拉上关系的平民百姓。

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归因于那些针对大顺宗亲,间断持续了上百年的‘推恩令’。

一个经久不衰的阳谋。

低端的天下大赦,是简单粗暴的赦免罪囚。

高层次的天下大靖。

则是间歇性地提拔施恩于底层宗亲,将其安插进各地基层官僚体系。

这才算更具实际意义的天下归心!

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大顺一朝,基层候补官员人数的充裕。

......

建国之初,王爵多有封地。

到了当下这一代女帝,这种实封王爵,早己经被分化的没了踪迹。

只剩下各处王府所在城邑的象征性封地。/天¨禧`暁+说

这己是中央朝廷为防宗亲铤而走险,留下的最后保障。

它确保了封王嫡系子孙,即便落魄,也始终有一只‘铁饭碗’,不至于沦为真正的无产者。

大顺朝一连几代皇帝的努力,成功把宗亲们忽悠的找不着北。

以至于等那些封王们反应过来。

他们的庶子分脉,泛滥成灾,早就止不住了。

这些落魄宗亲。

混得好的,能出将入相。

混得不好的,子孙后代去当乞丐也毫不奇怪。

这种现状,使得大顺王朝宗亲的上下限都极为极端。

然而,有一点是确定的。

作为受领皇权恩惠的实际受益人。

这些不起眼的刘氏宗亲,往往是官场中,对大顺皇室支持立场更坚定的拥趸。

刘德璋自称‘布衣’,那他的父祖,以前显然就混的不怎么样。

但他看样子又读得起书,家境贫寒倒是也不至于。

被征召举官之前,刘德章的家世更可能是偏向于商户一类的富裕平民。

李煜现在对这位县丞在信中的各种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