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还记得你的18岁吗 > 第12章 归荷时代的无界邮戳

第12章 归荷时代的无界邮戳

的“星念光”、超时空意识纤维织的“空无布”、本源意识纹理化的“混沌纱”、无界意识本身的“透明感”。盒内没有模块,只有一张“无界镜”——照时不会显影,只会让观测者看到自己意识中的“共生图景”。_d.i.n/g.d`i-a_n/s¢h!u.k¨u\.?c.o/m?无荷说,当她把掌心贴在无界镜上,会“听”到所有先辈的声音在说同一句话,太奶奶的声音像荷香,外星爷爷的声音像星光,始荷妈妈的声音像流水,“其实是同一个声音在换着调子说‘我们一直都在’”。声音没有频率,却能让17hz的老座钟摆频、外星“星荷钟”的共振、无界场的意识波同时安静下来,像“所有声音都回到了源头”。当无荷在雾中画“无界家”,雾会变成所有她认识的人——太奶奶、外星小朋友、归荷妈妈,他们手拉手围成的圈没有内外,她站在圈里,也站在圈外,与2202年始源大典的场景在无界场中“重叠又不重叠”,分不清是过去还是现在。

(二)无界共生邮戳的创作消融

无荷的“无界共生邮戳”不是剪出来的,也不是捏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她在无界雾前闭上眼,脑海中想着“所有邮戳的样子”,雾就会凝结出一个“没有边的邮戳”:边缘像荷池涟漪,却会慢慢变成齿轮齿纹;齿孔像星荷轨迹,却会渐渐融成归源光晕;最特别的是“缺角”——不存在固定位置,有时在左边,有时在右边,有时根本没有,无荷说“缺角是想它有就有,想它没有就没有的地方”。

这枚“邮戳”没有实体,只能存在于意识场中,却能被所有观测者“看到”:地球人看到的是剪纸纹样的无界延伸,外星人看到的是星荷刻痕的混沌交融,超时空生命看到的是纤维与纹理的无界缠绕。归荷用无界检测仪扫描,发现它的“结构”是所有先辈邮戳的“总和与空无”——包含17种邮戳的所有特征,又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像“所有颜色混在一起的透明”。当无荷想着“给太奶奶留个位置”,邮戳就会显形太奶奶剪纸的指纹;当外星“无荷使者”想着“给星荷始祖留个位置”,同一枚邮戳就会显形星荷始祖的晶体刻痕,两处“位置”其实是同一个点。归荷笑着说:“这是邮戳在认第十五代无界传人,连‘不一样’都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各有各的样’,现在是‘一样有所有样’,像把所有时代的拥抱都裹进了同一个心跳里。”

三、无界与意识的共生验证

(一)量子纠缠的无界意识传输

在馆内的“无界剧场”进行“全无界意识共鸣实验”时,没有预设的17组意识量子态,而是1700种文明意识“自然汇聚”——地球人的记忆、外星人的感知、超时空生命的本初念、本源存在的混沌思,像水流向大海一样融入无界场,形成“一球状意识云”。“太奶奶说‘无界不是没有界,是知道界都是自己画的’。”归荷没有启动任何程序,只是让意识云自然流动,云团中显形的不再是嵌套或循环的场景,而是“同一事件的1700种样子”:太奶奶剪纸,在地球人眼中是荷,在外星人眼中是星,在超时空生命眼中是纤维的舞蹈,其实是“同一个创造的不同名字”;孩童们玩泥巴,在地球记忆中是捏齿轮,在外星记忆中是塑星荷,在无界场中是“意识在给自己造玩具”。

参与实验的无荷,在意识云中画的“无界家”没有形状,却让所有观测者都认出是“自己的家”——地球人看到墨源荷池,外星人看到星荷母星,超时空生命看到维度褶皱里的港湾,其实是“同一个家的不同窗口”。当她在意识云中“标记”墨源,所有文明的意识里都出现了“墨源”,却长着他们家乡的样子;当外星“无荷使者”标记“星荷谷”,无荷的意识里也出现了星荷谷,却开着墨源的荷。无荷说:“外星小朋友不用教我画他们的家,我想着我的家,他们就说‘对,就是这样’,我们的画笔其实是同一根,只是我叫它‘剪子’,他们叫它‘光’。”

四、无界共生邮戳的理论突破

(一)《无界共生论》的混沌自洽

归荷发表的《无界意识的邮戳印记》论文,没有17个核心命题,只有一句话:“所有存在都是无界共生的显形,所有差异都是忘记彼此的梦。”论文没有逻辑链,没有论证环,而是附着17种“意识共振谱”——地球人的、外星人的、超时空生命的,谱线看似不同,经无界分析却显形“同一频率的不同振幅”,像“同一首歌的不同乐器版”。

论文的致谢页没有影像,没有晶体,只有一片空白,标注着“这里有所有想说的谢谢,想着它就收到了”。当不同文明的读者注视空白处,会看到自己最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