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来的即可。
士兵方面,可以完全由新兵补充。
但此次扩编,萧墨云却并不准备采用这样的方式。
除去部队中的各级指战员和班组骨干,全部都从老部队那边抽调过来。
基层士兵方面,也要有1/3由老兵组成。
这样再混入2/3的新兵。
平均一个老兵,只需要带两个新兵。
不像原先,一个班长要带一整个班的新兵。
战斗力成型速度明显要快得多。
而组建两个新野战军。
总计需要抽掉2/3个老野战军的兵力。
平摊到每个军,只需要抽调1/6。
空缺的这1/6,则由新兵补充进去。
这4个军的老部队。
战斗力虽然会因为新兵的补充,而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但由于新兵比例并不高。
下降的空间有限。
很快便能够重新恢复过去。
这一扩编方案。
对于迫切扩军,并且要求所有部队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的67集团军来说。
再合适不过了!
得知抽调的比例并不算太高,根本没有到伤筋动骨程度。
李云龙西人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部队得以扩编,他们肯定是高兴的。
可要是让自己的部队战斗力下降太多的话。
多少有些难以接受。
这不是大不大局观的问题,单纯的人之常情。
说完部队新老比例以及骨干问题之后,萧墨云又开口道:
“新组建的两个野战军,番号分别是113军和114军。
编制同己有的4个野战军一样。
共计下辖两个摩托化步兵师,一个机械化步兵师,一个装甲师,还有一个重炮师。
总人数在10万人左右。
113军军长,暂定为孔捷侗志。
副军长为赵成侗志。
114军军长,暂定为周卫国侗志。
副军长为张志刚侗志!”
113和114军的番号,是萧墨云自己取的。
并没有像以往自行扩编那样。
用“新编某某部队”或是“独立某某部队”这样的,不算正规的番号。
但考虑到目前还属于双方合作时期。
67集团军名义上,作战序列也还是国府名下。
萧墨云象征性的给常铠珅的山城那边拍了一份电报。
山城那边也同样很给面子的同意了两军的编制。
没办法,不同意不行。
先不说67集团军消灭鬼子关东军。
收复吉省和黑省立下的功劳有多大。
单说以67集团军的实力。
常铠珅那边的国府哪怕不给编制。
难道就能阻止67集团军扩编吗?
百姓们可不会因为67集团军新组建的部队没有正规番号,而降低参军热情。
山城那边如果不同意67集团军新增两个军级部队的编制。
尴尬的只有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