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陈登率领七万兵马征讨南中,他们第一个目标是乌戈国。.秒-彰′劫`小¨税,蛧` ¨勉′费_粤^黩¨
乌戈国离孟获的老巢比较远,但他是孟获一个最得力的盟友,在蛮人中其实力仅次于孟获。
假如不先将其歼灭,那他随时都有可能增援,给魏军会带来不少麻烦。
南中的地形太复杂了,尽管魏延和陈登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发现困难比他们想象的要更大。
因此这才决定改变作战策略,先将外围的蛮族部落势力一个个拔除,然后再攻打孟获的老巢。
乌戈国比较远,再加上乌戈国国主兀突骨平时行事霸道,魏军如果攻打他,其他部落援助的可能性不大。
何况现在南王孟获没有在,带来洞主杨峰和八钢洞主鹿木也没有在。
乌戈国听起来是一个国,实际上就是一个蛮人部落。
魏军的先锋陈纪刘勋进入乌戈国之后,一下子惹怒了乌戈国国主兀突骨。
他立刻将满蛮兵集结起来。
蛮人一般都是全民皆兵,也就是打仗的时候,他们都是兵,平时他们都是民。
乌戈国的实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还有专门的一队兵士,三万藤甲军。
尽管这三万藤甲军平时也都是蛮人百姓,可与普通百姓不同,他们的装备是统一的,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还会进行训练。¢1/3/x′i`a/o?s/h\u?o`..c?o!m*
也就是半专业的军队。
藤甲的制作方法是,把藤入水浸泡半月,取出晾晒三日,彻底干了之后,油浸一年,再取出来晒干,最后涂上一层桐油,编制而成护身甲。
它的优点就是又坚固又轻巧,刀枪不入,遇水不沉。
南方有许多河流,只要身穿藤甲,就能漂浮在水面上。
丛林中行走很困难,而这种轻巧的甲衣,既能防各种毒虫,又不影响行动。
当然,它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怕火易燃。
用油浸一年再取出晾干,可以想象,见火就着呀!
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材高大,骑在一匹大象的背上,更显威武。
他身长丈二,平时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等为食。
因为长期吃蛇肉,身上长有鳞甲,仿佛穿着一身铠甲,刀箭不入。
在所有蛮人的欢呼声中,只见他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长的鳞甲,眼目中闪着寒芒。
浑身上下散发着腥臭味儿,但那些蛮人看到他之后,都会兴奋的欢呼。
“汉人竟敢侵入我们的领地,本王一定要把他们生吞活剥!”兀突骨用蛮语大声说。
“杀光他们!”
“杀光他们!”
众人都兴奋的大喊。.天.禧·晓′税+旺- *无?错`内!容!
兀突骨将手中的法杖一挥,所有声音都停止了。
“土安、奚泥,令你二人率领本部勇士,将侵入我乌戈国的汉人军队全部歼灭,本王率领藤甲军,与魏军主力决战!”兀突骨大声说道。
“是!”
土安和奚泥是兀突骨麾下的两个小头领,在蛮人中也是非常悍勇的。
他们能在南中一带盘踞很长时间,自然也打过许多仗,打仗以前,也都能探查一些简单情报,而且对于魏军,还是有所了解的。
前段时间,他们就己经在做准备,打算进入蜀郡。
结果交州的魏军杀来了。
现在来的陈纪刘勋兵马并不多,而魏延陈登的大军在后面。
兀突骨没有把陈纪刘勋放在眼里,觉得土安和奚泥两个小头领,就能将其收拾了,他真正的敌人是魏延的大军。
土安和奚泥麾下,能够拿兵器打仗的蛮人青壮男子不多,只有大约三千。
乌戈国虽然在南中蛮人部落中是个大国,可藤甲军就占了三万。
藤甲军都归兀突骨亲自统领,其他的小头目能管理的青壮男子,又能有多少呢?
土安和奚泥很兴奋,蛮人都喜欢打仗,因为打仗才能获得财物。
俘虏、女人、兵器、衣服、马匹等,汉人还会带粮食,这些可都是他们需要的。
土安和奚泥的行动,早有斥候禀报给了陈纪和刘勋。
他们率领五千兵马为先锋,主要的任务就是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给魏延陈登的大军,趟出一条路来。
在南中的这些丛林中,行军很困难,河流、山峰、毒虫、瘴气等等,都有可能让将士们送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