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突发状况,防止匈奴有南下之机;二来……一旦匈奴内乱 ,自相攻伐之际 ,吃不饱肚子的匈奴人马,战力必定大幅下降,又忙着内斗,到时……我朝趁机而动,出师北伐,必定能事半而功倍!”
“哈哈哈……,好一个'掐脖子喂食'!好一个趁机而动!”皇帝大笑,忽然正色道,“好一个李珩啊!此计攻守兼备,环环相扣,利用利益和人心离间匈奴各部,甚妙!你这就叫……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此计若成,你便是立下不世大功,朕定当重重封赏!”
“此乃陛下英明,臣岂敢贪功?”李珩微笑着拱手躬身。
“哈哈哈……好你个公子珩啊,看来,朕以后得时常跟你聊聊!你比朝堂上好些朝臣,还狡猾……是奸诈!哈哈哈……。来人,即刻传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即刻进宫见驾!不,让内阁全部进宫!哦!还有左金吾卫大将军裴云烈!”皇帝显然很高兴,立刻就要布置。
李珩自然识趣,当即跪地请辞,出宫回府。皇帝特意让戴权亲自送他到宫门。
一首守在皇帝身侧的戴权,见陛下竟如此重视李珩,哪里还敢怠慢?当即毕恭毕敬,客客气气,把李珩送到宫门口,这回,连李珩送上的“谢仪”都拒绝了,而且拒绝的很干脆,并讨好似的道:“为着北疆危机,陛下可着实忧虑了数日,归宁伯此番献策,陛下龙颜大悦,想必日后是要常诏您入宫的,咱家为归宁伯高兴啊!”
“总管厚谊,珩,时刻铭记在心!”李珩笑着回复一句。
“哈哈哈……”。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痛快,无需多言,这位大内总管、司礼监秉笔太监,就己经默认和归宁伯,成了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