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捧起宝镜。月光洒在宝镜之上,镜面泛起一层幽蓝的光晕。黑风狞笑着将宝镜举到面前,瞬间,宝镜发出一道耀眼的光芒,光芒中,黑风丑陋的内心被照得清清楚楚:他曾在村庄里烧杀抢掠,将老人和孩子的哭喊当作乐音;为了抢夺财物,亲手杀害过手无寸铁的商人。这些画面在宝镜中一一呈现,同时,他的脸上也开始长出了难看的疙瘩,疙瘩不断变大,颜色由红转紫,疼痛如万蚁噬心,他发出痛苦的惨叫,在金顶的夜空中回荡。其他山匪们惊慌失措,想要逃离峨眉山,却发现来时的路已被浓雾笼罩。
就在这时,峨眉山的高僧们赶到了。为首的慧明禅师手持锡杖,身后跟着二十余名僧人,他们身披袈裟,袈裟在夜风中轻轻飘动,面容平静而庄严。慧明禅师双手合十,口中念起佛法,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s¨a!n¨y¢e\w\u-./o/r·g-宝镜的光芒变得更加强大,形成一道金色的屏障,将山匪们困在了金顶之上。高僧们走到山匪面前,慧明禅师慈悲地说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们若能改过自新,便可免受惩罚。”在宝镜的威慑下,在高僧们的教化下,山匪们纷纷跪地求饶,表示愿意改过自新。
其中一位年轻的山匪,名叫阿青,只有十八岁,原本是个农家子弟,因家乡遭遇灾荒,才被迫落草为寇。在宝镜的光芒中,他看到了自己悲惨的童年:父母在饥荒中离世,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四处流浪,最终被黑风胁迫加入匪帮。阿青泪流满面,向高僧们哭诉自己的遭遇。高僧们得知后,收留了他,教他佛法,让他在寺庙中修行。阿青每天跟随僧人学习诵经、打扫庭院,在佛法的熏陶下,他的眼神逐渐变得清澈,脸上也有了笑容。
从此,宝镜的传说在峨眉山代代相传,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要保持善良的本心,不要被贪婪和邪恶所迷惑。宝镜也成为了峨眉山的守护之物,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瞻仰它的神秘风采。如今,每当有游客站在金顶,望着那云雾缭绕的远方,仿佛还能感受到宝镜那穿透人心的力量。
关于这面宝镜,还有着更为古老的传说。据说,宝镜是普贤菩萨降临峨眉山时留下的圣物,它承载着菩萨的慈悲与智慧,能够驱散世间的黑暗与邪恶。在远古时期,峨眉山时常遭受妖魔的侵扰,那些妖魔身形怪异,有的长着巨大的蝙蝠翅膀,有的口吐毒雾,他们在山中为非作歹,吞噬生灵,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普贤菩萨为了拯救众生,脚踏六牙白象,手持宝镜降临峨眉山。宝镜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峨眉山,光芒所到之处,妖魔们无处遁形,纷纷发出痛苦的尖叫,抱头鼠窜。那些被妖魔占据的洞穴,在宝镜光芒的照射下,轰然倒塌。从此,峨眉山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百姓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普贤菩萨将宝镜留在了峨眉山,让高僧们世代守护。每逢重大节日,高僧们都会将宝镜请出,供信徒们瞻仰。在宝镜的映照下,信徒们仿佛能够感受到普贤菩萨的庇佑,心中充满了敬畏与虔诚。而在金顶之上,还有一处与宝镜传说息息相关的地方——舍身崖。传说中,那些心地善良、一心向佛的人,如果能够在舍身崖前看到宝镜的光芒,便能得到菩萨的指引,实现自己的心愿。然而,舍身崖地势险峻,云雾缭绕,崖壁近乎垂直,深不见底,常有云雾在崖间翻涌,仿佛是一个神秘的深渊,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但即便如此,每年仍有许多信徒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舍身崖前,希望能够目睹宝镜的神奇光芒。他们在崖边焚香祈祷,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虔诚。
随着时间的推移,宝镜的传说逐渐融入了峨眉山的文化之中,成为了峨眉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个传说,更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寄托,激励着人们向善、向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祥和。如今,当游客们来到峨眉山,除了欣赏那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宏伟的寺庙建筑,还会被宝镜的传说所吸引,感受着它所蕴含的神秘力量和深厚文化底蕴。在峨眉山的山脚下,有许多小商贩售卖着仿制的宝镜饰品,这些饰品虽然没有神奇的力量,但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寺庙中,僧人也会为游客讲述宝镜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
五、铁血忠魂:剑门蜀道的烽火岁月
在秦岭与巴山对峙之处,剑门蜀道宛如一条钢铁铸就的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青黑色的石阶上,至今还嵌着深深的马蹄印,那是千百年间无数战马奔腾留下的痕迹;岩壁间裸露的铁索已锈成暗红色,仿佛凝固了岁月里的金戈铁马。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直插云霄,抬头仰望,只见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