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宴会,那绚丽的色彩、精美的纹样,瞬间吸引了全场宾客的目光,从此,蜀锦成为了“东方文明”的代名词,在丝绸之路上熠熠生辉。
相较于声名远扬的蜀锦,蜀绣更像是一位温婉的才女,深藏于民间,散发着柔和而温暖的光芒。唐宋时期,成都的绣坊日夜忙碌,既为宫廷绣制华丽的龙袍凤冠,彰显皇家的威严与尊贵;也为百姓绣制日常的嫁衣妆奁,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薛涛的诗韵、卓文君的传说,都被心灵手巧的绣娘化作细腻的针脚,绣进手帕、扇套和裙裾之中。女儿出嫁时,母亲亲手绣制的鸳鸯枕、并蒂莲被面,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美好祝福;书生赶考时,妻子绣制的香囊贴身佩戴,丝线里缠绕着“此去山高水远,盼君早日归”的深深牵挂,这些都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最珍贵的记忆。
四、古老技艺的现代新生
工业化浪潮汹涌袭来,蜀锦与蜀绣这两项古老技艺也曾面临失传危机。然而,智慧且执着的匠人从未放弃,他们积极探索,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激烈碰撞,从而焕发出全新生机。
蜀锦携手当代设计师大胆创新,将神秘的青铜纹样织入领带,把憨态可掬的熊猫图案绣进丝巾,让古老技艺焕发时尚魅力。蜀绣则紧跟数字时代步伐,年轻绣娘以热门动漫角色为蓝本,运用3d刺绣技术在丝绸上勾勒出立体鲜活的艺术世界。在传承人张先生的工作室里,古朴的传统织机与精密的现代3d扫描仪并肩而立,无声诉说着传统与科技的完美交融;老绣娘李淑英的直播间内,百万网友屏息围观双面异色绣的诞生,曾经深藏工坊的绝技,借助短视频的翅膀飞入了千家万户。
如今在成都宽窄巷子,游客们可以亲手触摸织锦机杼,在绣娘的悉心指导下,一针一线绣出专属自己的文创作品。用蜀锦装帧的笔记本,记录着都市人的思绪流转;以蜀绣装饰的屏风,隔开外界喧嚣,自成一方宁静天地。暮色笼罩锦江时,两岸华灯初上,蜀锦坊的织机声与蜀绣坊的穿针声交织回荡。历经岁月沉淀,蜀锦蜀绣早已超越普通工艺品的范畴,化作刻在巴蜀大地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它们是岷江奔腾不息的浪花,是青城山间缥缈的云雾,是一代又一代匠人用丝线编织的不朽传奇,在时光长河中永恒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