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沈微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脸上的神情却变得更加严肃:“然,良种推广,关乎我清河村长久之计,不可不慎。为使此惠及百家之事,得以长久、有序、公平地施行,我沈微,需与诸位订立一份‘契约’!”
“契约?”这个词让许多村民一愣,面面相觑。种地还要签契约?这在他们祖祖辈辈的经验里,可是头一遭。
“没错,契约!”沈微的声音斩钉截铁,“此契约,非为约束,实为保障!保障大家的投入有回报,保障大家的辛苦不白费,保障这红薯良种,能一代代传下去,真正成为我们清河村的‘命根子’!”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n`e′w!t?i.a¨n,x_i-.^c*o′m!村民们脸上的疑惑稍稍退去,代之以好奇和倾听。
“契约内容,主要有三!”沈微朗声道,王大山在一旁,将一份早已誊抄在数张大纸上的契约内容高高举起,方便识字的人观看。
“其一:薯种赊销!凡清河村村民,欲种植红薯者,可于今日起,至我处登记。每亩地,可赊取薯种二十斤,或薯藤五十株!赊销价格,仅为市面良种粟米价格的五分之一!待红薯收获之时,再行结算!”
“五分之一?!”人群中爆发出惊呼!这个价格,简直是半卖半送!巨大的善意让许多村民激动不已。
“其二:保证回购!凡依我教授之法种植,所产红薯,无论大小,无论品相,我沈微名下的‘清河农社’,将以不低于市价粟米的价格,全部、优先回购!绝不压价!绝不拒收!”
“保证回购?!”这一条更是如同定心丸!村民们最怕什么?怕辛辛苦苦种出来,卖不出去,或者被压价!沈东家竟然承诺全部、优先、按粮价回购?这简直是天大的保障!许多原本还在犹豫的村民,眼睛瞬间亮了。
“其三:种源管控!”沈微的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郑重,“为保此良种品质不退化,凡赊购我薯种薯藤者,收获之时,必须将所产红薯,除留足自家口粮及少量尝鲜外,**全部**交由‘清河农社’统一处理!任何人,不得私自截留红薯作为来年种薯!若有违者,取消其后续赊购良种资格,并需按市价粟米十倍,赔偿所赊薯种薯藤之价!”
最后一条“不得私自留种”,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部分村民滚烫的心头。
“啊?不能自己留种?”
“这……这算什么道理?俺们祖祖辈辈都是自己留种的!”
“就是啊,买种子多贵啊!自己留不是省了?”
“沈东家,这……这是不是太霸道了点?”
“是不是怕俺们种好了,就不买你的了?”
质疑声、不解声、甚至带着一丝不满的嘀咕声,在人群中此起彼伏地响起。尤其是那些年纪较大、思想更保守的老农,眉头紧锁。留种,是他们千百年来的习惯,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这条规定,直接挑战了他们的认知。
沈微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理解他们的疑虑,但这一步,绝不能退让。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那些质疑的面孔,声音沉稳而清晰地解释:
“诸位乡亲!非是我沈微霸道,更非是为了图谋大家的辛苦钱!此规定,恰恰是为了大家好!”
“大家可知,为何同样的种子,种上几年,产量就越来越低,个头越来越小?那是因为种子会退化!红薯尤其如此!若人人随意留种,今年留的稍差一点,明年再留更差一点的,用不了三五年,这亩产两千斤的神粮,就会变成亩产几百斤的寻常之物!到那时,我们清河村,岂不是又要回到靠天吃饭、忍饥挨饿的日子?”
她的话,结合老周头那三亩坡地原本贫瘠却产出神迹的事实,以及“退化”这个形象的描述,让不少村民陷入了沉思。是啊,好像真是这样!麦子、粟米种久了,确实不如新种子好。
“而我‘清河农社’统一回收处理,便是要由经验丰富的农人,在专门的留种田里,挑选最健壮、最优良的红薯,精心培育出下一代的薯种薯藤!确保大家每年拿到的,都是最好的种子!这样,我们清河村的红薯,才能一直高产下去!大家的饭碗,才能端得稳稳当当!”
沈微的解释,如同拨云见日。许多原本疑惑的村民露出了恍然的神情。原来是这样!是为了长久的好!是为了保住这“神粮”的本事!
“另外,”沈微适时补充,抛出一个更大的诱惑,“凡与‘清河农社’签订此契约者,不仅享受低价赊种、保证回购,待红薯推广开,农社有了盈余,还会根据大家交售红薯的数量,给予额外的红利!农社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