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烟微微蹙起眉尖,说道:“大皇子殿下,玉某心意已决。¨墈~书~屋,晓+税+王^ ¨埂¨鑫.蕞′全¨还请殿下不要再提此事。”
皇帝看着这一幕,开口说道:“皇儿,玉将军既然已经拒绝了你,你也不要再强求了。玉将军乃是我大罗的栋梁之才,她的志向在沙场,你应当尊重她的选择。”
大皇子无奈地叹了口气,惋惜道:“儿臣明白了。玉将军,今日是我唐突了,还望你不要怪罪。”
玉清烟抱了抱拳,说道:“大皇子殿下言重了。玉某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说罢,又转身向皇上道:“陛下,眼下边疆虽暂享安宁,但此等平静犹如风中烛火,稍有变故,便摇曳欲熄。臣身为大将军,职责所在,便是为我朝稳固边防、守护山河。如今边疆各防务尚有可完善之处,军备亦可进一步整饬。臣愿亲赴边关,一则可安抚当地军民之心,让他们深知朝廷时刻牵挂;二则臣能亲自勘查各处关隘要塞,查漏补缺,将防线筑得更为牢固,防患于未然,确保边疆长治久安,让皇上能更安心地处理朝堂政务,使我朝四海升平之景绵延不绝。~秒~彰¨踕,暁`税,枉+ +更,薪?嶵!全?望皇上应允臣的戍边之请。”
第4章
皇上微微一笑,道:“爱卿啊,朕知你忠心耿耿,你刚立了战功,如今边疆又安然无事,你堂堂大将军何必亲自前往受那风沙苦楚,留在朝中协助朕处理军务政务,岂不更好?”
玉清烟依旧坚定:“皇上,正因当下无事,才是臣前往的最佳时机。待有事之时,恐仓促应对,难以周全。臣在边关,也能将最新的边防情况及时奏报于皇上,以便朝廷随时掌握动态,做出最妥当之策。臣一心只为我朝安稳,还望皇上成全。”
皇上沉吟片刻,似是在思考。他欣然点头:“罢了罢了,朕拗不过你这股子执着劲儿。`墈`书·屋+ -免!废+岳′犊/既然你如此心系边疆,朕便准了你的请求。你此去,定要用心操持边防事务,不可有丝毫懈怠,朕等你凯旋归来,再与朕细细说说边关之事。”
玉清烟大喜,跪地领命:“臣遵旨,定不负皇上所托,誓死守护边疆,让我朝边境永享安宁!”
景之瑜饶有兴趣的看着这场小插曲,等玉清烟回到了座子上,她以手肘撑桌托腮调笑道:“我仰慕玉将军已久~”
玉清烟瞥了她一眼,淡淡道:“哦?你仰慕我?”
景之瑜看着卸下戎装的玉清烟,着一袭月白色素面长裙,裙摆曳地,与往日的铠甲形成鲜明对比。
长发柔顺地披在身后,只用一支简单的木簪随意挽起,发丝柔顺光滑,尽显温婉。她的面容依旧刚毅,一双柳眉稍作舒展,眉眼间少了些许凌厉,多了几分柔和。肌肤白皙,因长期在军中奔波而略显粗糙,却更添了几分质朴。嘴唇轻抿,带着一丝浅笑。身姿依旧挺拔,长裙在坐垫上铺开,宛如一位从画中走出来的仙子,却又带着沙场的坚毅与豪情,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真真是,
眸凝秋水寒星坠,剑魄偏生柳叶眉。玉指漫敲霜刃雪,回身惊落万枝梅。
景之瑜咽下一口酒,转开了微微泛红的脸。
玉清烟却不搭理她了,兀自吃着菜。
宴会进行到大半,众人都已吃喝的差不多了,有些已经醉倒的大臣都已先行离席。
酒过三巡,皇帝也有些微醺,他看向玉清烟和景之瑜,道:“玉将军,你身边那个想必就是战场上救回来的那位吧。”
玉清烟道:“正是,陛下。”
景之瑜忙上前行礼,道:“臣女景之瑜,拜见陛下。”
皇上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银酒杯,道:“抬起头来。”
景之瑜闻言抬起了头,眉眼低垂。
“不错不错,为何左脸上带着假面?”
景之瑜回答道:“回陛下,臣女先前流落街头,不小心伤到脸,毁了容,并无大碍。不值得劳烦陛下挂心。”
皇上扯了扯嘴角,话头一转,道:“朕倒想问问你,为何要参加起义啊?”
景之瑜心里一惊,这皇帝是要给自己降罪了啊,于是又俯身道:“陛下恕罪!臣女实在是走投无路了,迫不得已才加入了起义。臣女自幼失去双亲,每日食不果腹,露宿街头。是有人与我说,参加起义就有饭吃,臣女这才一时鬼迷心窍,没有抵挡住诱惑加入了他们。臣女知错了,陛下!臣女已迷途知返,绝无二心,若陛下不信……”她说的慌乱,声音都有些颤抖。
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