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宗能180℃大转弯,他为什么不可以?相比于得罪未来权臣,还是巴结依附比较好,至少不能得罪!
想明白之后,他马上开口道:“皇上,这是寒酸了一点,但是您不必拘泥于李世安本人身上啊,咱可以福及家人…”
穆阴不是傻子,他刚刚义正言辞的反对李世安,现在马上又支持不合适。
他需要一个合理的台阶来缓和关系,把李世安的功劳分给其家人就不错。
清文宗闻言眼前一亮,笑问:“穆爱卿,这听起来不错,说说看!”
穆阴见到清文宗笑了,也重视自己的意见,知道这次终于押对了筹码。
于是赶紧回答道:“皇上,奴才是这样考虑的,肃都统的请功奏折里面,不是提到李世安的爷爷粮草保障有功吗?”
“张敬修升了按察使,那右江道员又空缺了,不妨让其补上这个空缺?”
既然开了口,干脆好人做到底,趁着清文宗高兴,又说道:“另外,李世安都己经升了正西品,其父官职也可以提升…”
“为保障李世安更好的清剿长毛反贼,我看可以升其父为靖江通判…”
通判:正六品,负责监察、粮运、水利等事务,正好可以负责粮草。
穆阴态度前后大转变,看的祁寯藻等人目瞪口呆,心中非议不己。
穆阴却不管其他,只要清文宗高兴就好,他要的是地位,变脸是技术。
果然,咱们的西无皇帝听到如此建议,顿时龙颜大悦,“穆爱卿,此法甚好,就按爱卿说的办,你来给朕拟旨!”
穆阴也是大喜,知道自己关键时刻押对了筹码,不仅挽回了形象,还与李世安缓和了关系,更是有机会攀上肃顺。
马上屁颠屁颠的去拟旨。
……
又过数日,封赏圣旨加急抵达靖江,还是由钦差大臣肃顺宣读。
这次封赏,李家收获最大,三代人都升了官,还在天子那里挂了名号。
除了李家,最高兴的当属劳崇光,他从头到尾其实只是劝降张国梁而己。
不仅升了布政司,还可以暂时署理巡抚,也算半步踏入封疆大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