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采用了一系列的办法想着夺权,这位草原的大汉就更不用说了。”
“怎么说对方也在华夏这片土地上进修过,懂得一些老祖宗的一些计策,比如逐个分化,从而慢慢的发育自身。所以这位大元的可汗,联合瓦剌、兀良卫打压剥削鞑靼,鞑靼名义上还不能反抗,若是反抗了,那就会被整个草原当做敌人。”
“只能忍,有句话说得好,忍一忍,上面的人继续吃好的穿好的,但是最终苦的却是下面的人,若下面的人过不好,心就散了,所以鞑靼的才会纵容下属劫掠大明,用来弥补损失!”
陈羽顿了顿,继续说道:
“当然,那个时候处于靖难时期,大明内部自顾不暇,对于边疆的抵御自然差了许多,可你要知道,战乱必将导致天地荒废,也就是说,不仅人在这种情况下在大明吃不饱,就连蝗虫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吃不饱,易子而食的情况就会发生;蝗虫吃不饱,就会迁徙,也就是往北飞。”
“靖难间接导致了鞑靼所处的草原发生了蝗灾,所以哪怕知道永乐帝登基,鞑靼也只能对下属侵扰大明边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草原减少了,牛羊的数量自然就减少了,这个损失,总要从其他的地方补充回来。”
话到此处,丘福主动接过了话茬说道:
“所以对于鞑靼来说,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补充因蝗灾损失的办法,只有从大明身上谋好处!”
陈羽点了点头,赞许的说道:
“不错,就是这样,鞑靼距离大明最近,损失巨大,再加上永乐帝登基之后,大明军队的注意力,又再次来到了边疆,那么对于鞑靼这种依靠草原吃饭的游牧民族来说,简首就是灾难性的打击。”
“所以,趁着此次在元大汉的授意下,瓦剌、兀良卫大概率会坐山观虎斗,而大明可以趁鞑靼内部发生的重大变故,一举作气,先灭掉漠北三分之一的势力。”
“漠北三方势力,没了三方犄角之势,后续的征伐,也会容易很多!”
丘福在一旁听的嘴巴微张,酒意也因这一番话,消散了不少。
他感慨道:
“所以,大明会趁鞑靼病,要鞑靼命。唉,若是冬日晚一点来就好了,可以早些消灭鞑靼。”
陈羽闻言摇了摇头说道:
“蝗灾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的天灾,可冬天的大雪,同样如此。”
“战场上的战机总是稍纵即逝,可若是冬天在削弱鞑靼一次,全面开战后的胜率,不就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许多。”
丘福听的连连点头,陈羽的一番分析,全部都很准确,与朝中做出的战前分析,几乎相差不大。
蝗灾,雪灾,二者对于鞑靼的打击是巨大的,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过来。
但也不是说完全恢复不过来。
而是需要时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由此可见,野草生命力的顽强。
草原上那种地方,什么都不多,就是草多。
只要给鞑靼一点时间,饲养牛羊的恢复,那是相当的快。
因此,朝廷经过一番分析之后,在靖难刚刚结束,国力尚未恢复之际,就对鞑靼用重兵,绝对不是头脑一热而做出的决定,而是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