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的第一个除夕,在驱除鞑虏、定鼎中原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意义非凡。′d′e/n*g¨y′a!n-k,a,n\.*c-o+m·
朱元璋要在奉天殿大宴群臣,彰显新朝气象;
而贤德仁厚的马皇后,则在坤宁宫设下华宴,款待随夫入京的诰命夫人和宗室女眷。
紫金山上的“太子打架团”成员们,也沾了各自父辈的光,得以入宫感受这开国以来的首次皇家盛宴。
不过,因年纪尚幼,他们并未被安排在奉天殿的朝臣席列,而是由太子朱标领着,在坤宁宫偏殿的花厅另设一席。
朱棣自然是上蹿下跳,兴奋不己;
常茂、徐辉祖努力挺首腰板,想表现得稳重些;
刘琏则穿着崭新的儒衫,维持着世家公子的仪态。
李祺被朱棣拉着,走在人群里。
“祺哥!快看!我娘来了!”朱棣突然兴奋地扯了扯李祺的袖子。
李祺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花厅通往主殿的珠帘被宫女恭敬地掀起,一群盛装华服的命妇鱼贯而入,环佩叮当,香风阵阵。
走在最前方的,正是母仪天下的马皇后!
马皇后今日的装束,与平日朴素温婉的形象截然不同。
她头戴赤金点翠嵌红蓝宝石的九翚西凤冠,凤口衔珠,步摇轻颤,流光溢彩;
身着真红大袖翟衣,以金线织就繁复的翟鸟纹样,庄重华贵;
肩披深青色织金云霞龙纹霞帔,长长的帔子垂落身后,边缘缀满圆润的珍珠,随着她的步履轻轻摇曳,如同将一片璀璨的晚霞披在了身上。
她并未刻意浓妆,但那通身的气派,雍容中透着母性的光辉,威仪里含着仁厚的慈祥,
仿佛一尊行走在人间的女菩萨,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仰与亲近。
“母后……好美啊!”朱棣张大了嘴,喃喃道。
“母后……”朱标眼中也满是惊艳与孺慕。\2.c¢y,x~s?w-.?n¨e-t/
常茂、徐辉祖等人更是看得呆了,他们何曾见过如此庄严华美的景象?
李祺也看呆了。
不是为那满目的珠光宝气,而是为那份融合了无上尊荣与温暖母性的独特气质。
那凤冠的辉煌,霞帔的绚烂,在灯火映照下,将马皇后衬托得如同神女临凡。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毫无预兆地划过他的脑海,脱口而出:
“皇娘娘真美!这凤冠霞帔,简首是天上的云霞织就!
要是天下所有待嫁的姐姐们,都能在出嫁那天穿上这样美的衣裳,该多好啊!
那她们的婚礼该多么浪漫、多么难忘啊!”
清脆的童音,在骤然安静下来的花厅里,显得格外清晰、响亮。
所有人都愣住了。
命妇们脸上的笑容僵住,看向李祺的目光充满了惊愕和不可思议。
这孩子……在说什么?凤冠霞帔?
那是皇后、太子妃、王妃才能穿戴的礼制!
寻常官宦之女都只能望而兴叹,平民百姓更是想都不敢想!
这简首是……僭越!
朱棣下意识地捂住了嘴,朱标也微微蹙眉,觉得李祺这话有些僭越。
常茂、徐辉祖面面相觑。
然而,站在珠帘旁的马皇后,脚步却微微一顿。
她转过身,目光越过人群,精准地落在了那个站在一群半大孩子中间、小脸还带着惊叹和真诚的李祺身上。
她看到了那双清澈眼睛里纯粹的向往和赞美,没有半分杂念。
她想起了紫金山上那罐改变国运的白盐,
想起了坤宁宫里那碟驱散病中苦涩的甜霜,
想起了《大明民报》上那振奋人心的“洪武温暖”……这个孩子,
似乎总能看到寻常人忽略的美好,
也总能用最质朴的心,点破一些被森严礼法所遮蔽的、关于“人”本身的需求与幸福。+2¨3·d·a¨w¨e_n.x~u.e~.!c-o`m\
一股暖流夹杂着感慨,涌上马皇后的心头。
她想起了自己当年嫁给重八(朱元璋)时,不过是荆钗布裙,草草成礼。
那时的艰难与酸楚,至今想来仍历历在目。
女子一生,最重要的时刻,莫过于出嫁之时。
为何只有皇家贵胄才能拥有这份体面与光彩?
为何寻常百姓家的女儿,就不能在她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也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值得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