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重铸山河:从靖康元年 > 第三百三十一章:英雄会师太原府 密室商议定北伐

第三百三十一章:英雄会师太原府 密室商议定北伐

"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韩世忠道,"我们应该趁势北进,收复失地!"

"北进的目标是哪里?"岳飞问道。

张叔夜起身走到舆图前:"朔州、应州、大同,这一线都在金人手中。兀术、宗翰的残部,现在就在朔州。"

"那就先打朔州!"牛皋跃跃欲试,"灭了兀术、宗翰,报仇雪恨!"

"你这莽汉,就知道打打杀杀,"王贵摇头,"攻城哪有那么简单?"

"怎么不简单?"牛皋不服,"有神机营的火器,还攻不下一座城?"

"话不能这么说,"张显较为谨慎,"朔州城坚,金人经营多年,绝非易与。"

岳飞沉思道:"依某之见,应该先取朔州。朔州距离较近,补给便利。而且拿下朔州,就能切断大同与燕京的联系。,x/l.l¨w.x^.+c~o+m."

"鹏举考虑周全,"种师中点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才是用兵之道。"

韩世忠却有不同想法:"我倒觉得应该兵分两路,朔州、应州一起打。分散金人注意力,免得他们集中兵力死守一处。"

"兵分两路?"张叔夜思索道,"倒是个好想法。不过这样一来,兵力就要分散了。"

"我们现在有多少兵马?"岳飞问道。

张叔夜掰着手指算道:"某手下神机营一万人,良臣和端孺兄的河东军两万余人,加起来三万出头。"

"某河北那边,"岳飞道,"可以抽调一万五千人北上,留一万五千守河北。"

"如此算来,咱们总共有西万五千人,"韩世忠兴奋道,"对付朔州、应州绰绰有余!"

"兵力是够了,"种师中却提醒道,"但粮草辎重呢?西万多人的军队,每日消耗粮食数百石,还有军械、药材、草料,这些都要提前准备。"

张叔夜深以为然:"端孺兄说得极是。粮草未动,兵马先行,这是兵家大忌。"

"那需要准备多长时间?"王贵问道。

张叔夜沉思片刻:"从太原到朔州,路程约二百里。西万大军加上辎重,行军至少需要五日。攻城准备再需要两日,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准备七日的粮草。"

"七日?"牛皋挠头,"那得多少粮食?"

"西万五千人,每人每日一升米,就是西万五千升,"种师中算道,"七日就是三十一万五千升,约合三千石。"

"还有战马草料,"梁红玉补充道,"攻城器械,医疗用品,这些也不能少。"

岳飞点头:"确实如此。而且攻城不比野战,可能要耗费更长时间,粮草准备要充足。"

"那神机营的火药弹丸呢?"张显问道,"这些消耗量也不小吧?"

张叔夜道:"火药倒是不缺,格致院己经大量生产,存储在太原的就有数万斤。弹丸也备了十万余发。但运输是个问题,火药不能受潮,弹丸很重,都需要专门的辎重队。"

"还有攻城器械,"韩世忠道,"神威将军筒虽然威力大,但也重得很,需要专门的车辆运输。"

"看来这准备工作还真不少,"牛皋感叹道。

"当然不少!"王贵拍了拍牛皋,"打仗可不是过家家,每一样都要考虑周全。"

张叔夜走到舆图前,用手指在地图上划动:"从太原到朔州,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官道,路好走但路程略远;一条是山道,路程近但难行。"

"大军行进,还是走官道稳妥,"种师中建议道,"山道虽近,但辎重难行。"

"而且,"梁红玉补充道,"万一遇到金军袭扰,官道上比较容易展开阵型。"

岳飞赞同:"夫人说得对。安全第一,不可贪图一时之快。"

"那就走官道,"张叔夜拍板,"但这样一来,行军时间就要增加一日。"

"多一日就多一日,"韩世忠道,"稳妥最重要。"

正说着,帐外忽然有人来报:"启禀总领,探马来报,挞懒又撤军了!"

"什么?"众人都是一惊。

张叔夜连忙问道:"撤到哪里了?"

"易州一线,足足撤了百里!"

这消息让在座众人面面相觑。

"看来河东的胜利,对金军打击真的很大,"岳飞分析道。

"挞懒这一撤,等于给我们让出了北进的道路,"种师中捋须道。

韩世忠激动地站起来:"好机会!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金军士气低落,正是我军北进的最佳时机!"

"确实是好机会,"张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