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有些烦闷,今日出现他案头之上的,除了内阁三人的奏疏之外,还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大明英国公张懋。*齐,盛^晓?说′王* -首?发-
从心里上来说,朱厚照对于张懋的上书,有些意外。
他实在没有想到勋贵力量,也参与到这场斗争中。
随着兵部开始掌管京营,勋贵也失去了建国初期独挡一面的气概,可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他们与兵部协管京营,在京城之中有着不俗的势力。
文官集团虽然稳居上风,可对这股势力也不敢小觑。
若是这两股势力,站在统一战线,自己可真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朱厚照无奈苦笑,目前的局势远比自己想的还要严峻几分。
前世的经验告诉自己,这个世上根本没有坚不可摧的同盟,所谓的同盟说到底无非有着共同的利益罢了。
一旦利益出现偏差,同盟就会瞬间瓦解。
文官目前的诉求,不可能是因为自己贪玩,而是借着刘瑾,不断把手伸向兵权。
他们不惜让自己诛杀刘瑾,来断绝所有出现的可能性。
可张懋的诉求是什么?
权柄?
自己一旦从文官手中夺回兵权,还有可能会对勋贵重新任命,到时候他们的权柄只会更大。
地位?
只要还是大明的天下,他们世袭罔替的地位就牢不可破,他们犯不着和文官结盟,与自己对抗。
为了天下社稷?黎民安危?
想到这个理由,朱厚照不禁自嘲一笑,对于这些含着金钥匙长大达官贵人来说,这几个词应该非常陌生。
他们自幼生在豪门,被锦衣玉食,暖玉温香麻痹着精神,怎么可能在意这天下百姓的死活?
这些百姓在他们眼中,是蝼蚁,在污泥,根本不屑一顾。
莫非是看自己年幼,在这场权力争斗中,根本毫无胜算,所以他向文官主动示好?
剪不断,理还乱。
朱厚照缓步走出文华殿门口,红日东升,琉璃瓦在日光的照射下,显得熠熠生辉。
朱厚照不禁心生感慨,这座皇城之中,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尔虞我诈,权谋争斗。
只有这一座座宫殿,安静祥和,年复一年感受着和煦的阳光。
一个侍卫躬身行礼。
“臣张仑拜见陛下。”
“张仑?”朱厚照脸上带着疑惑,很明显对于张仑这个名字有些陌生。
跟在身后的王岳低声提醒道。
“陛下,此人乃是英国公张懋之孙,目前在宫中担任勋卫一职。”
听到张仑与张懋还有些关系,朱厚照饶有兴致打量着眼前的张仑。
脸上稚气未脱,看这模样比自己大不了几岁。`我.地*书·城+ *蕞*辛!蟑′劫+埂`辛-快~
张懋刚给自己上书,张仑就在自己面前当值,是巧合?还是有意如此?
“既是功臣之后,不必多礼!”
“谢陛下!”
“陛下,臣有一事,要禀告陛下。”
“说吧!”
“陛下,事关机密,臣只能单独给陛下禀告。”
王岳脸上明显闪过一丝不愉,但只在一瞬间,就恢复了平静。
朱厚照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既然如此,大伴先退到一边吧!”
等王岳退下后,张仑行礼说道:“臣向陛下弹劾一人,此人世受皇恩,为大明之重臣。
他不思忠君报国,整日躲在一旁计算利益得失,这样的人,陛下若不加惩戒,如何扬大明之风。
“此人是谁?”朱厚照几乎下意识问出了这个问题。
“臣的爷爷,英国公张懋。”
听到这个答案,朱厚照脸上笑容玩味。
大明以孝治天下,张仑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自己的面前,弹劾自己的爷爷。
有意思吗?
很有意思!
“据朕所知,英国公是三朝老臣,颇为忠勉,你所说的费心算计,到底所为何事?”
张仑倒也不迟疑,将当日刘健去英国公府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朱厚照饶有兴致的听了半天,己经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刘健这步棋,不可谓不精妙,一旦拉拢到勋贵和他们保持统一战线,向自己施压,就算自己心中也不愿意,也不得不做出让步。
可从如今的情况看,张懋很显然并不准备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中。
清楚了张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