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穿越成正德,朕要改写大明剧本 > 第30章 :东拉西扯,意图不明

第30章 :东拉西扯,意图不明

如今君臣因为刘瑾的争端,日趋白热化,双方谁都不愿意退让一步。-s¨o`s,o/s¢h′u~.+c,o,m\

朱厚照虽为天子,可毕竟登基不久,根基浅薄。

内阁三人,多次以致仕相逼,朱厚照也只能默默承受。

这倒不是说朱厚照善于隐忍,实在是形势所迫。

内阁三人身居高位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若真将他们全部劝退,大明朝恐怕会立马陷入停摆之中。

可如果陛下拉拢着李东阳,整个的局势,就会瞬间逆转。

内阁有李东阳坐镇,吏部有焦芳任职,两人联手,足可以使得朝局稳定。

王岳这般想着,愈发觉得坐在大殿正中的少年天子,有些陌生。

落水之前的性情,王岳最清楚,任性敢为,不计后果。

而落水之后,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春风化雨,却愈显手段。

可目前的问题,李东阳会答应吗?

李东阳饮了两口茶,能进贡皇室饮用的茶,哪一个不是精挑细选?

茶汤浓郁,香气扑鼻,可李东阳饮了两口,心中却有百般滋味。

他素以多谋著称于世,刚踏入殿内,就己经明白了朱厚照的用意。

拉拢。

让自己投靠?

不可能!

文人自有文人的风骨,李东阳自信在这一块并没有缺失。~d¢i.y-i,k¨a*n~s\h~u-.+c′o+m?

内阁三人在这个问题上,目标一致,同进同退,岂能轻易转变立场。

“陛下若是有什么事,尽管首言。”

见朱厚照迟迟不说话,李东阳放下茶杯,首接问道。

朱厚照放下茶杯,缓缓问道:“朕记得阁老是天顺年间参加的殿试,具体的年份和名次,朕却记不得了。”

李东阳应道:“臣是天顺八年参加的殿试,当时蒙英宗赏识,取二甲第一。”

一甲共三人,就是人们口中的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第一,也就是殿试成绩第西名。

这个成绩虽然不及前世的朱厚照,也是妥妥的学霸级别。

“朕听闻阁老善于作诗,主持的一个诗会,被世人称作茶陵诗派。”

李东阳没有想到朱厚照转换的速度这么快,刚问完殿试的成绩,就被引到了茶陵诗派上。

“诗派谈不上,不过臣等闲暇时,无聊的消遣罢了。”

朱厚照缓缓点头,就着这个话题与李东阳聊了几句。

这时不是赛诗会,朱厚照自然不会蹦出滚滚长江东逝水那样的千古绝句。/小·说*C-M-S^ .最.薪¨璋.結?埂?辛?筷+

只是说了一些世人关于茶陵诗派的观点。

轶宋窥唐,诗学汉唐。

谈论过程中,朱厚照没有延伸,只是机械的陈述。

因为这样做,符合他如今的人设,也符合他如今学识和见解。

若真是冒然说出一些千古名句,恐怕当时就会引起李东阳的怀疑。

古人只是古,并不是傻。

他们与现代人相比,缺少的也仅仅是这个时代未知发展的眼界罢了。

一旦缺少先知的属性,这些精英能分分钟,将绝大部分现代人按在地上摩擦。

朱厚照是后世的佼佼者,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

他虽然占据了朱厚照的身体,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还真没有朱厚照做的雷厉风行,英明果断。

若真能不顾一切,将朝中之事剖析开来,又何必在这个时候,与李东阳东拉西扯,耽误时间。

谈了一会茶陵诗会之后,朱厚照又将话题,转到了李东阳的书法。

……

……

李东阳随意应对,心中却愈发不安。

两人己经谈论了一个时辰,一个实质性的问题都没谈。

知道的,是大明天子与内阁重臣的谈话。

不知道的,还以为穷乡僻壤中的两个闲汉在随意胡扯呢。

“陛下,若是有要事,尽管与臣明言,臣虽然愚钝,也会尽臣心力,为陛下献上愚计。”

朱厚照淡淡一笑。

“阁老,诸事繁杂,千头万绪,难得有片刻闲暇,那些政事,且不去理会。”

李东阳愈发琢磨不透。即便陛下真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想法,也不会拉着自己在此闲谈。

两人既非挚友,也非腹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