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孽呢?
说到底,自己不过是拿回属于皇帝的权力罢了!
自己才是一个受害者,好吧!
殿外的喊叫声,暂时安静了几分。
牟斌的声音在大殿外响起。
“把这些人全部围起来!”
文官中有人传出惊呼,但很快被另外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掩盖。
“我等文官向陛下请命,牟指挥使带人将我等围住,到底意欲何为?”
这个声音朱厚照并不陌生,是兵部尚书许进的。
许进的前任是刘大夏,此人固执己见,言辞犀利,多次让朱厚照调回之前在外的镇守太监。
镇守太监是为了皇帝巩固皇权,派出的使者,是天子代言人,岂能轻易撤回?
面对这种无礼的请求,朱厚照不能答应。
这也是他与文官开始交恶的开始。
朱厚照仔细回忆着之前的种种,暗自庆幸。
幸亏当时的朱厚照心如明镜,要不然被刘大夏一顿忽悠,连哄带骗,真把镇守太监都撤回来,那大明的边境将彻底落入了文官之手。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想要实现心中的理想,必然会困难数倍。
许进大部分时间都在京城之外任职,朱厚照即位之后,才把他调入京城。
很明显,当时的朱厚照是存在招揽许进的心思,要不然也不会把这个重要的职位,交到他手中。
原本以为他一首在外地,会与京城的官员尿不到一个壶里去,谁知道他还是文官集团的人。
这就是大明皇帝所面临的尴尬局面,文臣之间,师生、亲友、同乡,互为关系。
朝廷内外,他们就像一个巨大的渔网,将大明的政治,牢牢围在中间。
皇帝不是孙悟空,不可能拔出猴毛,幻化出千千万万个自己,去大明各个地方去施政。这也就是文官之所以能对抗皇权的基础。
你罢免了一批人,重新任用时,发现剩下还是同一类人,何其不幸,又何其无奈?
“我等是奉皇命行事,许尚书不要为难我!”
牟斌的话清楚洪亮,可朱厚照却感觉到气势有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