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竟然愿意放弃名誉。
唯大英雄才能真本色,陛下就是这样的英雄啊!
“先帝英灵不远,陛下就背先帝之遗命行事,恐怕不是人子之道。”
韩文见朱厚照不为身后之名所连累,就想在孝上做文章。
你可以不在意身后之名,可你不能不重视身前之孝吧?
大明以孝治天下,若是天子都不孝,臣下又怎会真心用命?
“孝乃大明立国之本,朕自然不敢忘。”
在封建社会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常识。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又怎么能指望他忠于君王呢?
“可朕记得太祖在御制大诰中,早有诏命,朝中大臣,贪墨银两,必用重典。
太祖起于微末,带三尺长剑,带领天下英雄破陈友谅,败张士诚,驱除蒙元,恢复中华。
太祖就是大明朝的天,朕按照太祖之令行事,不正是孝道的体现吗?”
想用先帝来压我,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我搬出太祖朱元璋,这个问题立马就能解决。
先帝再大,不还是太祖子孙,难道他的遗命,能大过太祖吗?
世人都知道,太祖朱元璋的亲人都死于官员压迫。
所以他平生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
纵观洪武一朝,只要有贪官落在朱元璋手中,必然难以活命。
嘶……
大殿群臣都倒吸一口冷气。
太祖之法,贪墨六十两银子以上者,就要剥皮实草。
若是按照这个标准,站在大殿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变成稻草人。
火耗,冰敬、炭敬,常例钱……
各种名目的捞钱手段,在朝局之中,早己经不是秘密。
站在大殿之上,都是高官,谁敢说自己白玉无瑕。
这世道己经变成了黑色,想要站在舞台的正中央,就只能周身如墨。
身为这摊污泥之中,想要独善其身,只能逐渐被边缘化,最后退出权力中心。
韩文怔怔无言,过了好半天,才缓过神来。
陛下小小年纪,怎么会有这么重的戾气。
若是任由他这般胡来,恐非大明之福。
“当年天下初定,宵小丛生,太祖才实行严苛律法,稳定朝局。
如今百年己过,大明朝局早己经换了模样。
若陛下还用太祖之法行事,恐怕于朝局不符。
治国之道,就是一个变字,只有能变,大明才能国泰民安,西海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