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亲眼看一看,它在面对东海那变幻莫测的风浪时,是否还能如今日这般,稳如泰山。”
这个决定,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这己经不仅仅是一次试航了。
这是一次对“蒸汽之力”的、最严苛的、也是最全面的极限考核。
“尚书大人,”张大山沉声说道,“草民……不,下官,愿亲自押船,以保万全。”
“好。”刘庸点头,“有你这位‘总设计师’在船上,老夫,就更放心了。”
命令,被迅速地传达了下去。
整个“青石远洋商号”,都为了这次史无前例的远航,而高速地运转了起来。
最好的煤炭,最充足的淡水和食物,被源源不断地,送上“龙舟一号”。
最精锐的护卫队,和最有经验的水手,也全部集结待命。
而刘庸尚书,则在自己的书房里,就着灯火,亲笔,给远在京城的皇帝,写下了一封长长的密折。
密折中,他用最详尽、也最激动的语言,描述了“龙舟一号”试航时的所有细节和神迹。
在信的最后,他如此写道。
“……臣为官三十载,掌工部,观天下机巧,自以为再无何物能动我心。”
“然今日,见此蒸汽神舟,方知天地之大,造化之奇,远超臣之想象。”
“此物若成,则我大宁,可西定流沙,东平倭寇,南服诸夷,北拒蛮族。”
“百年基业,千年国运,或皆系于此物之上。”
“此,非祥瑞,乃神器也。”
“得此神器,乃陛下天命所归,亦是我大宁万世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