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明末逐鹿:从百户到天下的逆袭 > 第169章 崇祯的好奇

第169章 崇祯的好奇

就在宣府镇城那场“胜利的大会”在巡抚衙门内其乐融融地召开。+E¨Z-暁.说+蛧/ -追?罪-薪′彰+劫*

各方大佬为分润到的战功而心满意足的时候。

京畿大地的局势,却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在加速恶化。

清兵主力在攻陷昌平这座拱卫京师的要地后,气焰更加嚣张,攻势愈发猛烈。

定兴、安肃、安州、雄县……一座座城池,在八旗铁骑的狂飙突进下接连沦陷,守军或溃或降。

战火无情地蔓延,甚至烧到了京城的眼皮底下。

顺义、良乡等京畿核心区域的城池,也相继失守。

清兵如同饿狼,在帝国的心脏地带肆意践踏、疯狂劫掠。

烽烟蔽日,哀鸿遍野,繁华之地尽成修罗场。

焦头烂额的崇祯皇帝,将希望寄托在兵部尚书张凤翼和宣大总督梁廷栋身上。

他严令二人统帅汇集而来的各镇援兵,加上京营兵马,合计十余万之众,务必阻敌于京畿之外!

然而,这两位被寄予厚望的朝廷重臣,却畏敌如虎,庸懦无能到了极点。

他们手握重兵,面对汹汹而来的清兵,始终不敢挥师迎战,哪怕一次像样的战斗都没有。

十余万大军,竟成了京畿大地上沉默而耻辱的看客!

眼睁睁地看着一座又一座城池在清兵的猛攻下陷落。

看着滚滚浓烟冲天而起,听着百姓绝望的哭喊响彻云霄,看着无数的同胞沦为奴隶……

他们所做的,仅仅是龟缩在营垒之中,瑟瑟发抖!

张凤翼和梁廷栋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

畏于朝廷将来的严惩,竟不思将功赎罪。

反而每日偷偷服食大黄药(一种药性很烈的泻药)。

希望以此慢性自杀的方式逃避责任……

崇祯皇帝被这两个人恶心得够呛。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紧急征调正在南方镇压农民军的卢象升火速进京勤王!

此时的卢象升,作为湖广巡抚,正率领着他一手打造的天雄军。/微·趣^暁\说.王. .勉\费~悦~黩.

在湖广、河南一带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主力鏖战。

在他的凌厉攻势下,一度将李、张二人打得喘不上气,疲于奔命,剿匪形势大为好转。

然而,一纸勤王诏书打破了南方的战局。

崇祯帝任命卢象升为兵部左侍郎兼宣大总督,加督师衔。

命其火速北上,与总监军高起潜一起,在京畿地区统领各军抵抗清兵。

卢象升只能立刻率领天雄军星夜兼程,挥师北上。

卢象升的突然北调,给了李自成和张献忠喘息之机。

这两人立刻重整旗鼓,南方的局势也随之再度变得复杂莫测。

等到卢象升风尘仆仆,于八月底率军抵达京师时,清兵己经在富庶的京畿地区抢掠得盆满钵满。

眼见目标差不多达成,他们从容地打包战利品,押解着俘虏,开始退兵。

沿途明军,无论是卢象升带来的天雄军,还是其他各路兵马。

在张凤翼、梁廷栋等人遗留的怯战氛围和高起潜等监军的掣肘下,依然不敢全力追击。

只是远远地看着清兵押解着十多万被掳掠的明朝百姓。

驱赶着漫山遍野的牲畜,满载着堆积如山的钱粮物资,从容不迫地朝着长城关隘缓缓退去。

最终,在九月五日,阿济格率领着满载而归的清兵,全部通过长城隘口,安然返回关外。

至此,崇祯九年这场席卷北方、令大明颜面扫地的浩劫,终于缓缓落下了帷幕。

留给明朝廷的是无尽的废墟、冲天的怨气,以及一个更加风雨飘摇的帝国……

……

八月,那两位每日服用大黄药。

想要慢性自杀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和宣大总督梁廷栋,终于如愿以偿地一命呜呼了。′n.y\d·x~s¢w?.~c-o/m~

兵部尚书一职出现空缺,崇祯皇帝想起了正在家乡丁忧的杨嗣昌。

他立刻下诏,夺情起复,任命杨嗣昌为兵部尚书。

至于宣大总督这个职位,崇祯帝己经将其授予了奉旨勤王的卢象升。

这个消息传到宣府。

让此前上下打点,一心想得到宣大总督之位的陈新甲,感到了极度的失望和不满。

与此同时,宣府镇那份报捷奏章,也终于送到了京城司礼监和兵部。

这份奏章的内容,让司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