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反战游戏竞赛,赢你们我只要一章 > 第200章 喀秋莎火箭炮

第200章 喀秋莎火箭炮

第200章 喀秋莎火箭炮

地道战?往后似乎不需要了。+x\d·w¨x.t^x,t¨.`c?o-m,

在苏军暗中集结时,那些单独行动的小队,大部分都改组重新加入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只留下了一部分突击小队,负责迷惑德军。

如果作战目标是进攻,林逸他们在下水道自然没有太大的作用,于是也加入了发起进攻的队伍。

这一次,在林逸的暗箱操作下,他们三个人都成为了炮兵。

三个人共同操作一门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好奇怪的名字,听起来像一个人名。】

【别的我不管,我只想知道他的射程和火力。】

【猛吗?大吗?】

【主播终于不用呆在下水道里了,我可以把我能闻到味道的设备装回来了。】

林逸站在一门喀秋莎火箭炮旁边,拍了拍它冰冷的炮管,然后将关于喀秋莎火箭炮的介绍调出到直播间。

【喀秋莎火简炮其正式名称为 BM-13。

它是第一种被苏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

取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1+3¨y?u?e*d*u_.`c+o¢m!

由于火箭炮这种新型武器当时严格保密、红军战士世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就根据这个字母“K”将它叫做“喀秋莎”。

“喀秋莎”是俄罗斯少女常用的名字。

民歌《喀秋莎》也让这个名字广为流传。

而德军将其称为“斯大林管风琴”,因其发射时的呼啸声类似管风琴,且火力恐怖。】

除去有特点的名称,真正让这门火箭炮出名的是它的火力。

直播间的介绍的文字还在继续滚动。

【型号BM-13,这是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

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研制,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开始批量生产。

该火箭炮共有S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炮16发。

最大射程约8.5公里。

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到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到10秒。

火力大,杀伤范围大,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政大密集部队、制政火力配系和推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

【1941年7月14日在白俄罗斯的奥尔沙战役中首次投入实战,摧毁德军铁路枢纽和装甲部队,一战成名。¢秒=章?&节?°小@^说???网ee? 1#已*?:发=?布?@÷最_新@?·章·节+】

看完关于喀秋莎火箭炮的介绍,弹幕上除了惊叹就是惊叹。

对于这种7秒16发的武器,他们不敢不惊叹。

参与一战和二战之前战争的观众能非常直观的感受到喀秋莎火箭炮的压制力。

简单来想,假如敌人有10门喀秋莎火箭炮。

那么,你的阵地上在10秒内将会咋进来160枚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炮。

对阵型的打击破坏是强烈,对于士兵心理的打击也同样强烈。

很多观众对这种火箭炮的大火力早有印象,只是一直不知道这种火箭炮的名字。

直到林逸他们成为了苏联炮兵。

对于喀秋莎火箭炮的介绍结束后,直播间的视角回到正面战场。

苏军的反攻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21日下午,苏军部队挺 进至苏罗维吉诺以北,直接威胁到了保卢斯集团军交通线。

21日,从克列茨卡娅和谢拉菲莒维支出发的苏军转弯90度。

两军会合后向北部的顿河进发,直插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正面防线的后方!

【这是要,合围?】

【傻了吧,德军合围了苏军这么多次,终于是反过来了!】

【美术生都会用的战术,朱可夫怎么可能不会用。】

【干得漂亮!】

直播间的地图十分清晰的展示了德国的进攻路线。从那次转弯90度的动作中,就能明显地看到合围的意图。

而后,苏军占领了顿河大桥,切割了保卢斯集团的退路,进入卡拉奇地区,按朱可夫的原定计划完成了对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的包围!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也就是林逸所在的部队。

他们在用喀秋莎密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