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又发生了一件轰动天下的事。
新书诞生了!
新书是什么?许多人都充满了疑惑。
可当洛阳书院的许多学子将其展示出来时,所有的读书人都被惊艳到了。
接下来,争相购买。
乱世之中,购买东西,已经很少用大汉的五株钱了,而是用粮食、盐等生活必需品,或者精铁等战略物资交换。
于是,各地世家,一车车的粮食运到了洛阳,他们家族中读书人多,都想保证每一册人手一本。
现在印出的新书,有《诗经》、《楚辞》、《论语》、《孟子》、《韩非子》、《史记》、《庄子》等七册,每册都有好几卷。
自从黄承彦等人分析过,新书不会让世家利益受到损害,不会引起世家的反对之后,张绣加快了规模,给马钧增加了几千工匠,以前的工匠都做了师傅,效率提高了十几倍。
虽然有些质量不好,在张绣看来有些粗制滥造,可在这个时代,与竹简相比,好的太多,而且价格比竹简便宜太多,能不抢手吗?
第一次印刷出来的新书,十天之内便被抢售一空。
主要是司隶和荆州的世家,益州、凉州、交州、江东的世家只抢到了一点,北方的世家,根本没有抢到。
张绣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广告效应算是有了,第一步预售成功。
第二步,张绣要将销售权给各世家。
任何新的产品,他可以让官方做出,但销售要给商家,商家有利,自己也就有利。
天下是自己的,不怕他们比自己富。
而且在销售的过程中,除了成本、继续交纳商税之外,每卖出一本书,自己要抽取两成的利润。
因为张绣已经算过了,新书的利润,都在五成,甚至还略高一点。
如果没有预售,估计这样的规定,世家、客商都会观望,毕竟抽取两成利润,那不是个小数目啊!
可是现在,得到消息的世家、客商一下子涌到了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