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尧让虞舜带领吴回,公孙鲧亲率三路大军征讨阳夷部落,不日大军抵达东海之滨,来到阳夷部落所在的莱州,对方也不甘示弱,双方一交战,阳夷部落以弓箭手防御,吴回竟然攻克不下,不能取胜,双方只能暂时僵持不下各有损伤。
这时候公孙鲧给虞舜献出良策,他用大木板外蒙兽皮做成盾牌,正面进攻抵御弓箭手,再派吴回绕后突击阳夷部落的后面,阳夷部落瞬间大乱,四处逃散,虞舜派兵乘胜追击,阳夷部落大败,吴回带兵攻破阳夷部落的防线,将其首领斩杀,四处屠戮,寻找残余势力。
他突然发现有一处高大的屋子,应该就是部落首领的住所,就带兵一脚将门踹开,里面空无一人,正准备离开,听到一丝稀疏的声音,原来床底下发出的动静,他让士兵搜寻发现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儿躲在里面,想必定是阳夷首领的孩子,没来得及跑,吴回将其拽出来,小孩子连抓带咬,很是凶狠,将吴回手抓破一块,吴回大怒将其扔出屋外,小孩儿爬起来并不胆怯,直接摸到一根木棍冲向吴回,吴回拿起弓箭毫不犹豫的一箭射去,小孩儿应声倒下,吴回无暇他顾,率队追赶敌军而去。
等到虞舜和公孙鲧赶到这里,吴回已经将阳夷部落屠杀殆尽 ,只有一少部分妇女儿童,其他的逃窜而去,虞舜劝说吴回不要肆意屠杀无辜百姓,吴回连声诺诺,虞舜让大家打扫战场,将财物带走,俘虏全部罚为奴隶一并带回。
大家一直忙到天黑才整理完战场,就在原地燃起火把庆祝胜利,公孙鲧酒喝的有点多,去路边草丛里撒尿,完事后正准备转身离开,听到草丛里面有微弱的呻吟声,他回头看去,发现草丛里面有个小孩子胸口一只箭镞,满身是血,尚有一丝气息,公孙鲧心想:“肯定是敌军遗失的孩子被杀了,天命如此,哼哼”公孙鲧冷笑一声转身离去。小孩儿这时候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救我,疼”。公孙鲧想起家里怀孕的妻子,心中突然起了恻隐之心,他转回身对着小孩儿道:你是叛军后裔,本应该死有余辜,吾念其年幼,不忍心杀你,今日救你,你就是我公孙鲧部落的人了,你若日后背叛于我,将死无葬身之地”,小孩儿痛苦的点点头,公孙鲧将他抱回军营藏匿起来,因为在路边捡回来的,胸口被射着一支箭簇,遂取名为“弋”。
大家回到历山后帝尧很高兴,第一次出征平叛就取得大胜,分别赏赐了虞舜,吴回和公孙鲧,大摆宴宴,犒赏三军。
弋被公孙鲧捡回家里精心医治,捡回一条命 ,等到身体恢复好公孙鲧就安排他在家里做个奴隶小家童,年后公孙鲧的妻子生下一个小男孩儿,出生当天天空突然出现七彩祥云,不知道从哪里爬来一只猪婆龙在家门口的台阶上哼唧哼唧叫个不停,公孙鲧道:“天降祥云,文德教命,猪龙献瑞,四海升平.”遂取名为“文命”字“高密”。后来治水成功被尊称为“大禹,禹王,夏禹”。
此后公孙鲧就让弋作为儿子文命的贴身侍童,陪他读书练武,文命人如其名,文科生,整日读书学习,而且对治理大河农牧很有见解,只是不喜习武,倒是那个奴隶小侍童弋,弓马娴熟,特别是使得一手好弓箭,百步穿杨,武功了得,公孙鲧就让弋做文命的贴身侍卫,寸步不离文命。
弋被公孙鲧救回一命,自是感激不尽,文命从小待人宽厚,心地善良,从不把弋当奴隶下人,有好吃好喝都偷偷拿给弋,就像对待大哥哥一样。弋自是把文命当成亲弟弟看护,但是却时刻提醒自己的奴隶身份,不敢有半点僭越之处 。
公孙鲧偷偷派人紧盯弋,怕他有不轨之处,后来发现弋忠诚可靠就慢慢放心下来,给他请了最好的师傅教他武功,他告诉弋:“你若好好保护我儿子文命,忠诚于我家族,将来我不会亏待你,会给你除去奴隶贱籍,把你当亲儿子对待”。
弋感激涕零,誓死效忠公孙鲧,寸步不离保护姒文命,两个人就像亲兄弟一样,每日一起学习玩耍,吃睡一块,感情深厚。
敬请期待下一章。平阳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