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震动的痕迹,禹告诉大家,这震动地带就是暗道所在位置,为了泄洪速度,我们需要将此处暗道挖开,随后派人挖开地面,将暗道打通形成宽大的河渠。
禹亲自带头挖渠,还叮嘱大家注意安全,不能再有人牺牲,大家都高声应道。
连续三日大家轮流休息轮流挖河,最终挖开鸿泽的泄洪口,暗道的水最终冲破地面,形成一条大大的河流,然后向梁山流去 ,最终鸿泽的水慢慢被泄出,都城蒲坂的水位慢慢下降,危险也逐步解除。
这些水慢慢形成了汾水,这就是有名的“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传说,(备注,洪泽即是晋阳湖,现今的晋中平原盆地)。
洪泽湖的大水被泄后,晋阳湖这个盆地最终演变为晋中平原,不但治理了水患,而且这里后来变成了沃土,成为舜帝帝国的粮食基地。
人们为了纪念大禹在这里治水的功绩,他住过的村子就是现今王禹村。
因夏禹治水,凿开了晋阳湖的南大门,故将禹王规划治水之处,三湾口北叫“夏门”村,这就是王禹村和夏门村的来历。
禹和伯益每日都站在梁山,朝下看鸿泽湖情况,已经被泄出的洪水水位和走向。
由于梁山,雷首山,中条山,太行山,华山连绵起伏,洪水最终会被大山阻挡,重新形成大泽,所以现在必须观察水位,以及水流走向,地势高低,然后确定凿山挖渠,清理山谷,让洪水继续向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