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遗落的世界夏王朝 > 第55章 人鬼神三门齐开

第55章 人鬼神三门齐开

禹经过开梁山,泄灵石,踹开九河之蹬孟门,过十里龙槽,越石门,雷首山凿龙门,力劈华山,黄河一泻千里来到三门山。

他发现大河在积石山穿越陕甘西部,蜿蜒崎岖到九原,河水缓慢清澈,但是虽然打开山谷将大河引流,解除洪水蔓延。

但是这条大河在狭长山谷里一路压抑,每飞过一次山口,高落差使他得到了从禁锢到释放的过程,性格也从温柔大泽一步步转变为咆哮巨兽,狂暴异常,将泥沙冲起,正式成为黄河猛兽。

禹和伯益众人商议,如果黄河一直这样狂暴奔腾,到了下游将会冲毁所有河道,引起更大的灾难。

禹决定在大河进入豫州中原后,将其河道盘旋,使大河不停转弯,卸掉河流湍急的力量,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对下游造成的伤害。

他们来到三门山,禹建议让大河绕山而去,这样可以减少河流冲击力,过山后一路向东南河谷而去,到了南边在转弯朝东北方向,反反复复形成无数个弯道。最后形成现在的大河八十八道弯。

大河顺着三门山环绕流过,东南峡谷开始变窄,并且有数个小山,参差不齐,阻挡大河通过。

禹决定将第一个水中的小山一分分为二,不过这次最后的通水仪式由禹来完成,禹拿起巨斧,象征性将已经焚烧过的山口击碎,依靠水的冲击力逐渐冲开口子,然后再命工匠将水道清理干净。

在三门山西北侧打开一个水门,此处狭窄崎岖,暗礁险滩,水流急速,舟船行至水中触礁沉没,无人能渡此门,除鬼妖精怪外而人不得过,被称之谓“鬼门”。

紧挨鬼门是被劈开的山东边,形成一个橄榄核状的河中岛,人们称之为“鬼门岛”。

紧挨着鬼门的是神门,它就像一个壶口状,水道比鬼门宽,但是水流进入神门后出水口却变窄,并且河道里面有多个暗洞喘流,水流上下翻腾,如虎啸龙吟,掀起惊涛骇浪,云雾缭绕,此门比鬼门凶险万分,非大罗金仙而不得过,被称为“神门”。

旁边的小山逐渐被冲击成一个弯月状长长的水中小岛,此岛叫”神门岛”。

最外围对面滩涂上留下的一个三角形低矮小山,此处便是“人门岛”。

在神门岛和人门岛之间形成了黄河外围最大的弯道,此处相对于神门和鬼门的水流稍稍缓和,但是河水最终朝南和神门,鬼门合流,从新变窄,舟船渡此人们仍旧是凶险异常,九死一生,此门命名为“人门”。

此处三门横居在三门山东侧,就是大名鼎鼎的三门峡。

禹开辟三门峡,开出“神门,鬼门,人门”。有诗为证其三门水路险要“鬼门幽幽深百篙,人门逼窄愈两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轻鸿毛。”这首诗生动的描述出了当时三门峡的险峻,在人门之中过去尚且要命悬一线,更别提鬼门和神门了。

人,鬼,神,三门之水重新汇聚在一起,随后形成壶口型出水口,水流翻腾不息,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像一个猛虎一样,张着大嘴,吞噬一切。

禹治水过程中突然觉得,如果大河从冀州到豫州,再到幽州和兖州入海,那么这一路上如果打通大河水运航线,那么从都城再到全国各地将会大大的便利粮食运输和军队调度,从而能加强帝都对各地的管控力,这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都会有很大帮助。

禹让手下做好舟船,先装上石头,从人门水道顺水而下,观看船只运行状态,谁知道舟船一过壶口处,由于水流过急,水下形成漩涡,小舟进了壶口便被水浪打翻。

禹和众人仔细观察后,决定在壶口下方设置分水石柱。

禹让巨灵神将中条山上一块巨型石柱,置于壶口正下方水流湍急之处,使其水流一分为二,卸掉冲击力。

由于石柱的阻挡,使河水分流而过,这座柱状小山就像一根高大的石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之中。就是所谓的“砥柱之中流”“中流砥柱”一词来历,这个小山就是三门峡有名的“砥柱山”。

后来演变为成语“中流砥柱”,用来形容一个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苦的环境中起主导的支柱作用,他的作用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顺着砥柱山禹又人工开凿了两个水中浅滩式小岛,渐次排列,水流以此经过二岛后,就像重回母亲怀抱的孩子,变为温顺的静怡。然后蜿蜒向东而去。

禹命张姓有渡船经验的老者,站立于第一个浅岛之上,禹和水性超凡的按察司鲤亲自登上小舟,从人门而下,测试最佳行舟航道,让张姓艄公记录数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