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不倦,最喜欢读左丘明的《春秋传》,无论坐着还是躺着都常常随身携带,每次出入都让人在马前拿着《左传》,因此当时的人称他为“左传癖”。他奉晋武帝之命,在襄阳安抚百姓,训练军队,准备伐吴。
此时吴国的丁奉、陆抗都已去世,吴主孙皓每次宴请群臣,都让他们喝得大醉,又设置了十个黄门郎作为纠察弹劾的官员。宴会结束后,他们各自奏报群臣的过失,有犯错的人或者被剥去面皮,或者被挖出眼睛,因此吴国的人们都非常害怕。晋国的益州刺史王濬上疏请求伐吴,他的奏疏说:
孙皓荒淫凶暴,应该迅速征伐。如果一旦孙皓去世,另立贤明的君主,那么就会成为强大的敌人。我造船已经七年了,每天都有船只朽坏。我已经七十岁了,死亡的日子随时可能到来。这三个条件一旦有一个不满足,就很难再有机会了。希望陛下不要错过这个时机。
晋武帝看了奏疏后,就与群臣商议说:“王公的议论与羊都督的意见相吻合。我已经决定了。”侍中王浑奏道:“我听说孙皓想要北上,军队已经整备完毕,声势正盛,难以与他争锋。我们再等一年让他们疲惫不堪,然后再出兵就可以成功了。”晋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下令停止出兵行动,退入后宫与秘书丞张华下围棋消遣。这时近臣奏报说边庭有奏表送到。晋武帝打开一看原来是杜预的奏表大意是说:
过去羊祜没有与朝臣广泛商议就与陛下密谋伐吴的计划所以导致朝臣们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凡事都应该权衡利弊我预计此举的利益有十分之八九而其害处只是可能无功而已。自从秋天以来我们讨伐吴国的意图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如果现在中止行动孙皓会感到恐惧而迁都武昌修缮江南各城迁移居民这样我们的城池就难以攻克野外也没有什么可以掠夺的了。那么明年的计划也就无法实现了。
晋武帝看完奏表后张华突然站起来推开棋盘拱手奏道:“陛下圣明武勇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而吴主孙皓荒淫暴虐百姓忧虑国家败亡。现在我们如果讨伐吴国可以不费多大力气就能平定希望陛下不要再犹豫了。”晋武帝说:“你的话洞察了利害关系我不再有什么疑虑了。”于是立即出宫升殿任命镇南大将军杜预为大都督率领十万大军从江陵出发;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从涂中出发安东大将军王浑从横江出发建威将军王戎从武昌出发平南将军胡奋从夏口出发各率领五万大军都听从杜预的调遣。又派遣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率领水军顺江东下水陆大军二十多万战船数万艘。又命令冠军将军杨济出兵屯驻襄阳节制诸路人马。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东吴。吴主孙皓非常惊慌急忙召集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司空滕循商议退兵之策。张悌奏道:“可以让车骑将军伍延担任都督进军江陵迎击杜预;骠骑将军孙歆进军夏口等地迎击其他路晋军。我愿意担任军师率领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引兵十万出兵牛渚接应各路军马。”孙皓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命令张悌领兵出发。孙皓退入后宫脸上露出不安和忧虑的神色。幸臣中常侍岑昏问他为什么这样孙皓说:“晋军大举进攻各路都已经有军队去迎战了。但是我担心王濬率领数万大军战船齐头并进顺流而下其锋芒非常锐利我因此感到忧虑。”岑昏说:“我有一个计策可以让王濬的战船都变成粉末。”孙皓非常高兴于是问他的计策是什么。岑昏奏道:“江南地区铁矿丰富可以打造连环铁索一百多条每条长数百丈每环重二三十斤在沿江紧要的地方横截江面。再打造铁锥数万根每根长一丈多放置在江中。如果晋军的船只乘风而来遇到铁锥就会被撞破他们怎么能够渡江呢?”孙皓非常高兴于是传令调拨工匠在江边连夜打造铁索和铁锥设置停当。
晋朝的都督杜预出兵江陵,他命令牙将周旨带领八百名水手,乘着小船在夜间暗渡长江,偷袭乐乡。他们在山林中多处设立旌旗,白天放炮擂鼓,夜晚则在各处点火。周旨领命后,带着众人渡江,在巴山埋伏下来。
第二天,杜预率领大军水陆并进。前哨报告说:“吴主派遣伍延出陆路,陆景出水路,孙歆为先锋,分三路来迎战。”杜预率军前进,孙歆的船队率先到达。两军初次交锋,杜预便假装败退。孙歆率军上岸追击,追了不到二十里,突然一声炮响,四面八方的晋兵大举进攻。吴兵急忙回撤,杜预乘势猛烈反击,吴兵死伤无数。孙歆逃到城边时,周旨的八百名伏兵混杂其中,在城上点火。孙歆大惊失色,说:“难道北方的军队已经飞渡长江了吗?”他急忙想撤退,但被周旨大声喝止,并被斩于马下。陆景在船上看到江南岸上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