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可不想学清朝的皇帝逛青楼,皇宫里的良家子排着队等自己宠幸都没时间,哪有功夫浪费在这种风月场所?
更何况李瑛周遭前呼后拥,众星捧月,打眼一瞧就知道是身份尊贵之人,他要是今天敢进青楼,只怕用不到明天就能传到爪哇国。`鸿^特¨暁!税*枉· ?勉,费`阅¢黩_
“赏你!”
李瑛从袖子里掏出一颗碎银子,随手抛了过去,直把这花魁高兴的花枝乱颤。
逛完了秦淮河畔的商铺,李瑛又徒步出城,赶往造船厂巡视,大将军吕奉仙、锦衣卫指挥使伍甲各自乔装打扮,带着四五十名侍卫随行护驾,以防有人行刺。
只见这座位于金陵城北的造船厂此刻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上万名壮丁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掌管造船厂的欧阳睿、许钧两名正副厂长看到陛下微服巡防,急忙带着下属前来拜见,并汇报了工程进展。
根据欧阳睿的禀报,整个造船厂的建设大概需要八个月的时间,直到明年四月份才能竣工。
不过,一部分船匠、铁匠、木匠已经在露天展开了造船工作,按照李瑛的要求建造第一艘大船,按照估算大概在明年这个时候才能下水。
李瑛对造船的工匠们进行了一番勉励,让他们不要着急,谨记“慢工出细活”这句哲理,一定要让金陵造船厂制造的第一艘大船能够经得起风浪的检验。?微?趣¢暁¢税¨王^ ¢蕞^新¨彰/截′哽¨薪\筷-
巡视完了造船厂,李瑛又赶到了船坞,杨良瑶将于今天率领三百名船员扬帆入海,穿越东海前往广州寻找他的舅舅贾耽。
当然,寻找贾耽只是目的之一,杨良瑶更主要的是为了练习近海航行,积累航海经验。
这三百名船员经过杨良瑶亲自遴选,把那些不能吃苦的全部淘汰,只留下了一批能够吃苦耐劳的应征者。
毕竟,李瑛给这些船员规定的月饷高达四贯,是普通士兵的2.6倍,杨良瑶必须对陛下的信任负责,绝不能浪费国库开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哎呀……陛下你怎么来了?”
看到李瑛微服私访,身边跟着吉小庆与一帮锦衣卫,正要下令起锚的杨良瑶急忙下船拜见。
“朕闲来无事巡视全城,想起你今天要扬帆入海,因此过来为你们送行。”
李瑛在杨良瑶的陪伴下亲自登船,检阅这支即将进入大海的队伍。
由于造船厂制造的大船明年才能下水,所以杨良瑶从军中挑选了两艘中型船舶作为此次航海的工具,三百名船员分作两批,每船一百五十人。+墈,书\屋_ ¢已.发\布_罪^辛?蟑-结?
杨良瑶之所以不选体型最大的楼船,目的是增加在海上的颠簸感,让船员适应远洋航行的困难。
这些船员虽然俱都熟悉水性,甚至其中一多半在长江或者各大湖泊以打渔为生,但在江河与在海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必须让船员一步步适应。
杨良瑶挑选的船员大多数在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之间,俱都肤色偏黑,一看就是常年在太阳下工作的人,一个个精神饱满,眼神机敏。
“不错、不错,是朕心目中海员的样子,朕相信你们一定会在蔚蓝的海洋上有所建树!”
李瑛对杨良瑶组建的这支航海队伍非常满意,满面笑容的在船上发表讲话,勉励这些船员积累航海经验,争取将来为大唐建立一番丰功伟绩。
“愿为大唐效劳!”
三百名船员在两艘船上列队,用整齐响亮的呐喊声回应大唐皇帝的鼓励。
随后,李瑛带着随从下船,两艘船舶起锚离开船坞,顺着奔腾不息的长江向东而去。
数日之后,从山东传来重要情报。
史思明率部杀出琅琊山区,在青州境内击败了拦截的杜希望,一路杀到登州治下的掖县,从那里抢夺了安庆绪部署在海边的船只,渡过黄海去了新罗半岛。
“什么?”
李瑛看完情报之后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史思明竟然率部去朝鲜了?”
李瑛被这个消息震惊的一时无法回过神来,做梦都没想到穷途末路的史思明竟然选择了率部渡海,踏上了朝鲜半岛的土地。
郭子仪在奏折中写道,史思明在琅琊山区留下田承嗣率领三万人断后,自己率领八万主力从费县突围,并在新泰县境内击败了拦截的杜希望所部,随后急行军甩开了追兵。
就在唐军以为史思明要北上沧州会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