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长公主归来 > 朱砂梅(二)

朱砂梅(二)

朱砂梅(二)

且说姬蓉大军行至上官渡被阻,魏书通敌叛营,泄露诈降之计,大营惨遭夜袭。

幸小丫鬟锦绣在关键时刻吹响号声,大营及时反击,未让敌军得手。

奈何,锦绣却被敌军带走,生死未卜。

彼时,长河结冰,足以大军过河。但要救人,必须打下上官渡。

“上官渡是都城以北最大的城池,就算十万兵力蜂拥而上,也只是添油战术,死伤惨重也未必能成。”

“再过半月,就是盛雪期,彼时大雪漫漫,天寒地冻,城墙坚固打滑,更加难攻。”

“文差这个老不死的东西,听说叫了都城最厉害的能工巧匠,设计了飞箭机关兽。一次可射一千支箭。”

“咱们的投石车虽有四辆,但东西南北四门分下来,一门也只有一辆。”

将军帐内,将军与谋士各抒己见,最终仍没个主意,纷纷看向北柴。

“军师,你可有法子?”

那时天冷得厉害,北柴高烧三日才退,一醒来就去了将军帐,商讨攻城计策。

“诸公所虑,也是我担心之处。上官渡城池坚固,文差固守不出,实难强攻。如今之际,只剩一策。”

姬蓉问:“是何计策?”

北柴看向她:“围城。”

席间,众人皆安静下来。

北柴在众人目光中起身,在推演沙盘的城池模型插上一枚“拾万”的旗子,徐徐道:

“两军在上官渡盘亘两月之久,而今年南方涝灾瘟疫,欠收严重。文差调动十万兵马,粮草耗费巨大。我军因从蛮荒国进粮,供给充足。但朝廷只能搬运国库粮仓,按照梁道的规模,单次运粮最多只能维持两月。据密报所言,这两月期间,均无军粮运入上官渡。”

寒花子立即明白她的意思:“军师的意思,上官渡城中,粮仓虚空,而我军可通过围城,迫使文差投降?”

姬蓉觉得此计上佳,补充道:“密探来报,上官渡近日频频有传信兵出入,我们截取了一封,如你所料,正是要求运粮官快马加鞭。依我看,上官渡的粮仓,估计撑不了多久。”

北柴颔首:“第一步,发兵截粮。将送往上官渡的军粮截至我营。一断文差后路,二盈我军粮仓。只是,文差诡计多端,这一批军粮又志在必得,故而,此番风险颇大。”

姬蓉顺着她的话想了想,银盔下的眼睛如星月闪亮:

“那么,第二步,便是率兵围城。北柴,我认为这时候可以使用车轮战,轮番攻打城门,制造混乱。文差拿不到军粮,又被轮番攻打,必定大乱。慌乱之下,必出差错。”

北柴欣慰地点头,银发末梢扫过衣衫,从容莞尔。姬蓉调兵遣将的能力一向不错,自己只说一个围城,她便能想到车轮战。

心有灵犀地交换一下眼神,随后目光一扫,落到人群中焦急的楚宏身上,笃定道:

“彼时,就可以逼迫文差,释放锦绣。”

计谋一出,所有人都斗志昂扬,纷纷自荐截粮。

有的说要直接杀过去,毕竟运粮官一行人势单力薄,派个三五千人,必定拿下。

有的说设置陷阱,让粮草连同运粮官一并遭殃,死无葬身之地。

最终,均不如北柴的法子:

“文差对这批粮草志在必得,必会小心谨慎。”

说着,在上官渡以南画出一条小径,径旁画出山脉河流,将一枚红色旗子插在山脉之上。

“此山,名为邬山。可派姜兰丶卫杉丶徐青山将军一同前去,若运粮人手寻常,便发兵截粮,运送至我军大营。若重兵押送,则以火箭烧之。务必,将粮草尽数焚毁。”

姬蓉明白,随即下令,给了卫杉令箭:

“三位将军,你们的首要任务是焚毁粮草,切记,莫要莽撞行事,伤及自身安危。”

卫杉接过令箭,跪地行礼:“末将遵命!”

随后率领姜兰和徐青山离帐。

往后几日,大军岿然未动,一门心思等着卫杉等人的消息。

文差的确防了一手,原本五百人押送的军粮,他命令加到两千。选的还是另一条绕远的小路,为的就是暗度陈仓,怕姬蓉截粮。

奈何,邬山位於近路与远路中间,卫杉特意命人在两面驻扎,果然,逮个正着。

“敌军人手众多,交战恐会拖延时间。”

卫杉是最早拜在姬蓉门下的女将,早在当年还是公主的时候,她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