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姐姐,好好招待他们,我就不陪了。” 说完就到东边的房里去了。之后又把周瑞家的叫过去,问她刚才回禀太太时,都说了些什么。周瑞家的回答:“太太说,他们家和咱们原本不是一家子,只是因为都姓王,当年又和太老爷在一处做官,偶然连了宗。这几年也没怎么走动。他们以前来的时候,咱们也没让他们空着手回去。今天既然来了,来看望我们,是他们的一番心意,咱们也不能慢待了。要是他们有什么事要说,就由奶奶您来斟酌着办。” 凤姐听了,说道:“我说呢,要是一家子,我怎么连个影子都不知道。”
说话间,刘姥姥已经吃完饭,拉着板儿过来,一边咂嘴,一边道谢。凤姐笑着说:“您先坐下,听我跟您说。您方才的意思,我已经清楚了。按说亲戚之间,不等你们上门,我们就该照应着。可如今家里杂事太多,太太年纪也渐渐大了,有时候想不到也是有的。况且我最近才接手管事,对这些亲戚也不太了解。二来,外面看着我们家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殊不知大有大的难处,跟别人说,别人也未必会相信。今天您大老远地来了,又是第一次向我开口,我怎么能让您空着手回去呢。碰巧昨天太太给我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您要是不嫌少,就先拿去救救急吧。”
刘姥姥一开始听凤姐说家里艰难,还以为拿不到钱了,心里 “突突” 直跳;后来听到凤姐要给她二十两银子,高兴得浑身都发痒,说道:“哎呀,我也知道您不容易。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管怎么说,您拔根寒毛都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周瑞家的听她这么说话太粗俗,不停地给她使眼色,让她别说了。凤姐看见了,只是笑笑,没当回事,只吩咐平儿把昨天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都送到刘姥姥跟前。凤姐说:“这是二十两银子,先给这孩子做件冬衣吧。您要是不拿着,可就真该怪我了。这钱拿去雇车吧。以后没事,尽管来家里坐坐,这才像亲戚的样子。天也不早了,我就不留你们了,回家后给该问好的人问个好。” 说着,就站起身来。
刘姥姥不停地千恩万谢,拿了银子和钱,跟着周瑞家的来到外面。周瑞家的说:“我的娘啊!你见了她怎么连话都不会说了?一开口就是‘你侄儿’。我不怕你生气,就算是亲侄儿,说话也得委婉点儿。蓉大爷才是她正儿八经的侄儿呢,你怎么又冒出这么个侄儿来。” 刘姥姥笑着说:“我的嫂子,我见了她,心里喜欢都喜欢不过来,哪里还顾得上好好说话呀。” 两人说着,又到周瑞家坐了一会儿。刘姥姥想留下一块银子,给周瑞家的孩子们买果子吃,可这点钱周瑞家的根本看不上,执意不肯收。刘姥姥感激不已,最后从后门离开了。
这真是: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