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记室。不久,流寇叛乱,袁公立下大功,金大用因为参与军机事务,按照功劳被授予游击将军的职位,然后回家。金大用和唐氏这才举行了婚礼。
过了几天,金大用带着唐氏前往金陵,准备去祭扫庚娘的坟墓。他们暂时路过镇江,想要登上金山。船在江中心荡漾时,忽然有一艘小船驶过,船上有一位老妇人和一位少妇。金大用觉得少妇很像庚娘。小船快速驶过,唐氏从窗户中偷看金大用,越看越觉得她的神情像庚娘。金大用又惊又疑,却不敢贸然追问,急忙呼喊:“看那群鸭子飞上天啦!”少妇听到后,也回应道:“馋狗儿想吃猫的腥味啦!”这原来是当年他们夫妻间的私密玩笑话。
金大用大惊,急忙调转船头靠近小船,仔细一看,果然是庚娘。在丫鬟的搀扶下,庚娘过了船,两人相拥而泣,他们的悲伤感染了周围的旅人。唐氏以正妻之礼拜见庚娘。庚娘惊讶地询问,金大用这才详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庚娘拉着唐氏的手说:“当初在船上的那番话,我一直铭记在心,没想到我们如今成了一家人。你代我安葬了公婆,我应当首先感谢你,怎么能受你这样的大礼呢?”于是按照年龄排序,唐氏比庚娘小一岁,庚娘把她当作妹妹。
原来,庚娘下葬后,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忽然有一个声音呼喊:“庚娘,你的丈夫没有死,你们还会重新团圆。”庚娘便像从梦中醒来一样。她伸手触摸四周,发现都是墙壁,这才明白自己已经死去并被安葬了。她只觉得有些气闷,倒也没有其他痛苦。
有几个不良少年看到庚娘的陪葬品丰厚,便挖开坟墓,打开棺材,正要搜刮财物时,发现庚娘还活着,都十分害怕。庚娘担心他们会害自己,便哀求道:“幸好你们来了,让我能重见天日。我头上的簪子、耳环,你们都拿走,希望你们把我卖去做尼姑,这样还能换些钱。我也不会泄露你们的事。”盗贼们磕头说:“娘子贞烈,连神和人都钦佩。我们这些人只是因为贫穷没有办法,才做了这种不仁不义的事。只要你不泄露出去就万幸了,哪里敢把你卖去做尼姑!”庚娘说:“这是我自己愿意的。”又有一个盗贼说:“镇江的耿夫人,丈夫去世了,没有子女,要是见到娘子,一定会非常高兴。”庚娘向他道谢。她自己拔下珠饰,都交给了盗贼,盗贼们不敢接受,庚娘坚持给他们,他们才一起拜谢收下。
于是盗贼们将庚娘载到耿夫人家,假称是船被风吹迷了路。耿夫人家是大户人家,她是个寡居的老妇人。见到庚娘后非常高兴,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当时耿夫人和儿子正好从金山回来。庚娘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经历。金大用便登上船拜见耿夫人,耿夫人像对待女婿一样款待他。还邀请他们到家中,留他们住了几天才回去。此后,他们两家往来不断。
宫梦弼
柳芳华是保定人,家中财富在乡里首屈一指。他为人慷慨,喜好结交朋友,家中常常宾客满座,多达百人。对于他人的急事,他总是热心相助,即使拿出千金也毫不吝啬。宾客朋友们向他借钱,常常有借无还。只有一位来自陕西的客人宫梦弼,他从来没有向柳芳华提出过什么请求。每次来到柳家,他都会住上一年半载。宫梦弼谈吐清雅洒脱,柳芳华与他相处的时间最多。
柳芳华的儿子名叫柳和,当时还是个孩童,把宫梦弼当作叔叔看待,宫梦弼也喜欢和柳和一起玩耍。每次柳和从私塾放学回来,宫梦弼就和他一起翻开地砖,埋下石子假装是埋金子,以此为乐。柳家五间屋子的地砖几乎都被他们挖掘过了。众人都笑话他们的行为幼稚,可柳和却唯独喜爱与宫梦弼一起玩,对他比对其他客人更为亲近。
十多年后,柳家的家境逐渐衰落,无法再满足众多客人的需求,于是客人渐渐稀少,但仍有十几个人常常彻夜交谈、宴饮,这也成了常态。柳芳华年纪渐老,家境愈发败落,甚至要卖掉田地来换取钱财,以准备饭菜招待客人。柳和也继承了父亲的豪爽性格,喜欢结交朋友,肆意挥霍钱财,柳芳华也不加以制止。
不久,柳芳华因病去世,家中竟穷得连丧葬用品都置办不起。宫梦弼便拿出自己的钱,为柳芳华料理后事。柳和对他更加感激,家中无论大小事务,都委托宫梦弼处理。宫梦弼每次从外面回来,袖子里必定藏着瓦片碎石,回到房间后就把它们扔到阴暗的角落,柳和始终不明白他的用意。柳和常常向宫梦弼倾诉自己对贫穷的担忧,宫梦弼说:“你不懂得劳作的艰辛。别说没有钱,就算给你千金,你也能很快花光。男子就怕不能自立,何必担忧贫穷呢?”
有一天,宫梦弼告辞要回家乡。柳和哭泣着嘱咐他尽快回来,宫梦弼答应后便离开了。柳和贫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