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端来两碟南瓜子。马荣见屋前空场上有一个大木架,木架有四五层横格,每层都放着大小不一的南瓜,有的还是青绿色的,心里奇怪,便问:“南瓜放在木架上干什么?”大蟹笑道:“等着用呗,这嫩的也能吃,像茄子那么大。”大蟹向小虾眨了眨眼:“第三号。”小虾右手如闪电般抽出飞链,一声响,铁球把最高横格的第三个南瓜击得粉碎。“第九号!”第三格最后一个南瓜也被击爆。大蟹走上前,捡起带皮的半片南瓜,叹了口气:“又歪了!”小虾问:“怎么又歪了?”大蟹认真地说:“一铁球打去,要裂六块才是标准,这第九号只裂成三块,到底功力太浅。”小虾面有惭色,不住点头。
“原来两位贤弟用南瓜当靶子。”马荣明白了。“打烂了再煮着吃,也省柴火。”大蟹笑了笑。“两位贤弟认识今天这帮匪徒吗?”马荣问。“认识当中两个,正是那天我押驿银出乐苑时碰上的那一伙强人,当时杀了他们三人,逃走两个,今天这两个被小虾打死了,他们是乐苑外山林里的响马。”大蟹条理很清晰。小虾醒悟道:“难怪这帮山林响马要杀我们。”马荣说:“想必是受那个姓李的派遣,只是不知这姓李的是不是乐苑里的人。”“这乐苑里有几个姓李的?”大蟹问小虾。“百十来个。”马荣“唉”了一声:“麻烦两位贤弟去把那些尸体埋了,免得被人看见,我这就去红阁子向狄老爷复命。”
小虾忽然想起什么:“哦,马荣哥,今天天刚亮时,我看见凌仙姑屋里有灯火,想来茅篷里有客人。”马荣告辞,出了篱笆,已是黄昏时分。夕阳烧红了西天,火云层叠,光影流动,十分壮丽。仰望那片山林岗脊,黑中带黄的颜色错落远近,如同剪纸贴在天上。马荣赞叹了一番,便绕到凌仙姑的茅篷,见地上到处是竹皮,一圈白石墙还算整齐。走近侧耳听了半天,没声音,便大胆推开柴门。幽暗的屋里空空荡荡,屋角有一张旧竹床,床头墙上挂着一柄古琴,凌仙姑不在屋里。
第六部 红阁子 第十六章
马荣回到红阁子,把刚才的遭遇原原本本告诉了狄公,最后说:“凌仙姑的住处虽然找到了,但她不在屋里,现在赶去恐怕也没用。”
狄公沉默片刻后说:“她重病缠身,不可能走太远,再说除了小虾大蟹,也没人知道她的茅篷。”
马荣说:“听小虾说,今天清早茅篷里亮着灯,怀疑有客人,莫非凌仙姑被那个客人带走了?”
狄公忧郁地捻着胡须,突然问:“马荣,你确定那帮匪徒只是报大蟹当日的仇,和你没关系?”
“这应该没错。老爷,那伙匪徒怎么知道我要去那里?再说大蟹之前杀了他们三个兄弟,所以他们埋伏在林间,想截杀我们报仇。”
狄公说:“小虾大蟹平时午后不回住处,那帮匪徒难道不知道他们的习惯?”
“天知道他们之间的仇怨有多深,只是差点连我也被一起杀了。不过,这两人本事真是厉害,小虾手段都这样了,大蟹更不敢想象。”
狄公叹了口气说:“原来我只打算在这里待一天,这话说得太轻率了。马荣,今晚你自己去休息吧,明天早饭后再来找我。”
马荣走后,狄公独自在红阁子里沉思,半天没有头绪,又觉得肚子饿,就换了一件素净的葛袍,戴了一顶黑弁帽,出门上街。
没走十几步,就到了桃花客店门口,转念一想,不如邀贾秀才一起吃饭,也好仔细听听李琏怂恿他整治冯岱年的阴谋。主意已定,他走进桃花客店,到账台一问,才知道贾玉波午后离开客店还没回来。
狄公只好转身出来,上街找饭馆。街上人家纷纷摆出牌位,捻香祭祀,许多纸人纸马纸箱纸轿依次排列。狄公掐指一算,今晚已是二十九,这些冥器按例要摆到明天三十一并焚化,各家各户的鬼魂享用后,鬼祭才算结束,阴曹地府的大门会重新关闭。
狄公一路看着,忽见前面有一家不小的饭馆,布招上绣着“同庆楼”三个字,人也不拥挤,便上楼去。楼上有五七桌人在喝酒,倒也不嘈杂。他找了个临窗的空位,叫了几样菜肴和一角薄酒,独自吃起来。
吃着吃着,他又想起棘手的案子。按眼下的供词判断,二十年前杀陶匡时和今天杀秋月的似乎是同一个人,这人年龄也得五十开外。令人不解的是,他既然与当年的翡翠情爱深笃,还为争风杀了陶匡时,怎么又会与今天的秋月有瓜葛?再者,他会不会已经探知凌仙姑的秘密,抢先下了毒手?凌仙姑的失踪和小虾大蟹被截杀难道没有关联?还有,李琏的死因已经查明,但他与秋月的真正关系还没弄清,而这无疑是查明秋月被害的关键。如今李琏、秋月已死,鬼魂还在阴曹地府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