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古典白话合集 > 大唐狄公案 131到140

大唐狄公案 131到140

器店内钟鼓铙钹、笙管琴瑟、秦筝楚箫、胡琴琵琶,各类乐器应有尽有。时值中秋前夜,买乐器的人不少,店内乐声嘈杂。

掌柜见狄公气度不凡,不敢怠慢,忙上前拱手问:“先生想买什么?是吹奏的还是弹拨的?”

狄公看了掌柜一眼,递上《玉笛谱》:“不知掌柜可认得这长笛曲谱?”

掌柜接过认真翻了几页,尴尬地赔笑道:“先生,这确实是本古谱,不是现在流行的,我不认识。您不妨去请教神笛刘,不管古今中外的笛谱,他都认得,还能吹奏。他住得不远,只是贪杯,常喝得酩酊大醉,赚的钱都买酒喝了。”

狄公从袖中取出一串铜钱放在柜台上:“相烦派个伙计引路。”

“好说,好说。先生就跟这小伙计去吧。”掌柜说罢,一个小伙计上前引路。

狄公随小伙计出了店门,小伙计指着街对面的酒馆笑道:“要请神笛刘,至少得备三斤酒。先生不买瓶酒放在他鼻子下,他能醉上大半天不理人,岂不误了您的事?”

狄公点头称是,去酒馆买了一瓶上好的“葫芦春”,穿过几条街巷,来到神笛刘家门前。他给了小伙计几个赏钱,小伙计道谢后离去。

狄公一推门,大门“吱呀”一声晃悠悠地开了。屋内又暗又小,一盏油灯冒着烟,弥漫着劣质酒的酸腐味。屋里除了墙上挂着一排长短笛子,几乎没什么家具。

神笛刘刚喝了酒,圆圆的脸通红,穿着深棕色宽松灯笼裤,上衣扣子散开,敞着胸口。而蓝宝石坊的小凤凰竟站在他身边。

“你是什么人?竟敢闯到我家来?”神笛刘粗声粗气地问。

狄公装作没看见小凤凰,慢慢在一张小竹凳上坐下,将“葫芦春”放在桌上。

神笛刘眼睛瞪得像金鱼:“我的天,上品‘葫芦春’,二十年没喝过了!先生,看你一脸大胡子,莫不是阎王爷来请我?快把瓶盖打开!”

狄公手按在瓶盖上:“不急。”随即递过《玉笛谱》,“麻烦先生先告诉我这是什么曲谱,再喝不迟。”

“什么?”神笛刘接过曲谱翻了翻,“这好办,我先去洗把脸再来。”说罢摇摇晃晃走进里屋。

小凤凰见神笛刘进了里屋,才战战兢兢地说:“老爷,我正想请刘师父今晚去县衙酒宴上为我伴奏,他的笛子吹得跟天上神仙似的。”

“不!我才不去吹那该死的《黑狐曲》!”神笛刘蹒跚着从里屋出来,顺手从墙上取下一支笛子。

狄公惊讶地问小凤凰:“你不是说要跳《紫云凤凰》吗?怎么改……”

“回老爷,我见县衙画厅场地大,又有邵大人、张大人等朝廷大官和如意法师赴宴,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您知道吗?《黑狐曲》最能展现舞艺,步伐刁钻,旋转急促,变幻莫测,气势非凡。”

“《黑狐曲》是鬼曲,不能吹!黑狐狸一缠上你,保管你送命!”神笛刘认真起来,将《玉笛谱》放在膝头,“这第一支曲《云想衣裳花想容》1人人皆知,不用多说。第二支曲……”他拿起笛子吹了几段,节奏轻快,旋律动人,“哦,这是《秋月吟》,去年在京城最流行。”

神笛刘一支支地吹奏,报出曲调名称。狄公大多听不懂这些乐谱,心里很失望——他原以为这册《玉笛谱》没有曲牌歌词,根本不是乐谱,而是宋秀才用乐谱样式记录的秘录,能解开他来金华的谜团。没想到这真是一册笛曲古谱,线索又断了。

“该死!”一声粗俗的骂声打断了狄公的沉思。“这最后一支曲好面熟,却认不出了。”

神笛刘说罢,又将笛子凑到嘴边,低沉的笛声响起,节奏缓慢,如泣如诉,充满哀伤。小凤凰听了一愣,呆滞的眼睛闪过欣喜。接着节奏变快,高尖的音调搭配着古怪阴郁的旋律。

“这该死的《黑狐曲》!”神笛刘轻声咒骂。

小凤凰激动地说:“老爷,请把这册曲谱借给我,我能找到会吹的人。”

狄公说:“可以,但你得把《黑狐曲》的故事讲给我听,我对乐曲也很感兴趣。”

“老爷有所不知,《黑狐曲》是这一带最古老的曲子,现在的笛谱都没记载。我有个好友朱红,住在城南黑狐祠,常唱这支曲。我让她记下来,但她不识字也不识谱。不过老爷,这真是最理想的伴舞曲!”

狄公把曲谱给了小凤凰:“你今晚宴会上得还给我。”

“好的老爷!我现在就去请行家翻成今谱。您千万别告诉客人我要跳《黑狐曲》,我要让他们大吃一惊!”

狄公点头,转脸对神笛刘说:“来,拿两个大碗。”

神笛刘端来两个蓝粗瓷碗,狄公打开酒瓶,给他斟满一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