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学诸事为全新驱动,在台面下延伸出一条条触角,继而刺激与影响荆豫徐扬西州发展。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联动效应!
曹昂之所以选择支持此事,一个是此等方略是诸葛亮所提,一个是在荆豫徐扬西州治下,有鲁肃、蒋琬、郭攸之、邓芝、李严、步骘、杨颙、杜袭、赵俨、韩暨等一批才俊在
他们各展所长,关键是都很年轻,但凡能领悟到诸葛亮所谋深意,那么他们肯定是会有所动的。!q\d?h~b_s¢.!c?o,m\
因为这不止是简单配合诸葛亮那样简单,这对于他们自身而言同样是实打实的政绩。
只要彼此信任默契,必定能将这一方略付诸实践,继而带动各地区域发展,稳固根基!!
曹昂深知,信任与默契是成就大事的基石。
不过想叫在地方的才俊,一个个都能选择跟随诸葛亮脚步来动,他必须要给诸葛亮一个有力支持。
这不能以命令的形式,去要求在各地的才俊,这只会起适得其反之效。
毕竟有本事的人,都是有脾性的。
所以曹昂要给予的,就是对诸葛亮的钱粮支持,这个支持力度是空前的,以确保诸葛亮能顺利推行各项新政,激发各地才俊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从而真正实现荆豫徐扬西州的协同发展。
“讲完上述种种,就到了最根本的。”
见曹昂久久不言,贾诩继续道:“如果诩猜的没错,等到孔明将这些理顺清楚,就会着手于军工、船舶两处所辖诸坊的秘密增扩。”
“尽管在此之前,军器局、船舶司一首注重保密,但是在这前后,两处皆与各地商会保持采买状态,这使一些地址是处于半公开下的,只是因为利益的缘故,牵扯其中的群体没有对外暴露这些。”
“这始终是一个隐患。”
“而如果能在上述诸产大规模兴建下,则将采买状态转移到这些产业下,则秘密筹建起的那些工坊,只要能协调好原料供应及转运,不叫这些商会再参与其中,则很多事都能防范于未然。”
曹昂点头深以为然。
如果可以借此机会,将上述隐患逐一排除,不仅能够确保军工、船舶两大产业的稳步发展,还能进一步巩固内部稳定,为未来的大业奠定坚实基础。
这也就是诸葛亮。
但凡是换任何一人来,曹昂都不会给予此等信任与支持的,因为这件事想要办成,不是朝夕间就可以见到成效的。
如果最终办砸了,这浪费的不止是钱粮,更是曹氏的潜力与根基!
这种事曹昂绝对不会允许发生的。
诸葛亮的脾性,尤其是精力这块儿,曹昂是知晓的,也是钦佩的,叫其去做具体的事,就没有不能办成的。
执行力是成事的关键所在。
“诩甚至可以预见,在今后数载,甚至更久一段时日,围绕军屯学而培养的群体,会有大部分安置到其中。”
贾诩露出一丝笑意,“这件事也与公子筹办军屯学的初衷不谋而合,只有叫这些群体能有好的发展与前程,那么公子最终谋划的事,方有可能实现。”
“老师说的没错。”
曹昂并不否认道:“甚至在今后啊,真要出现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些群体之中,是能遴选一批人才,出任地方官吏的,以避免风波加剧下,造成对地方的动荡。”
曹昂要谋划的事,是会断掉士族阀阅、豪族郡强等特权群体的部分根基,削弱他们对地方的影响,从而逐步实现中央集权,稳固曹氏要筹建的政权根基,不像汉室这样,对各领域的掌控都是被削弱的。
此番布局,实为长远之计。
也是这样,曹昂无法确保,在他真的将这些意图公布出来,到底会有多少人支持,又有多少人反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既然决定做这件事,那就要提前做足准备。
“公子,有件事,诩要讲明。”
此时的贾诩收敛笑意,表情正色道:“那就是上述种种,以诸葛孔明作为核心来运转,此事真的可靠吗?”
曹昂沉思片刻,缓缓道:“孔明之才,世所罕见,老师之忧,学生亦知,此事学生会密切关注,不会出现老师所忧之事的。”
“人心难测,公子还需多留后手,以备不测。”贾诩提醒道。
曹昂点点头没有多言。
上述诸事交给诸葛亮,曹昂不是一口气全交给的,那是分阶段的进行授权,毕竟支配的权力在曹昂这里。
如果曹昂有想法,诸葛亮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