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走到车后,掀开苫布一角。
翠绿的黄瓜整齐地码放在筐里,每一根都笔直饱满,顶花带刺。
红艳艳的西红柿堆成小山。
韭菜和小白菜水灵灵的,叶片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
"不错,确实比昨天的好。"
苏建国满意地点点头。
"装了多少?"
"七百斤!"
苏建军骄傲地说。
"比昨天多装了二百斤呢!我特意让吴二埋汰他们多摘了些品相好的。"
兄弟俩开始卸货,配合默契地将一筐筐蔬菜搬进店里。
苏建国按照种类和品质分类摆放,把最漂亮的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建军,把这几筐黄瓜放柜台边上。"
苏建国指挥道。
"昨天很多顾客一进门就先问黄瓜。"
正说着,店门口已经站了两位老太太,挎着菜篮子,好奇地往店里张望。
"哟,这么早就来买菜啊?"
苏建国笑着打招呼。
"可不是嘛!"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说。
"昨天我邻居买了您家的黄瓜,说特别新鲜,我今天特意起个大早来买。"
苏建国看了看手表,才五点半,市场正式开市还要一个小时呢。
他没想到口碑传播得这么快,更没想到顾客会这么早就来排队。
"您稍等,我们马上就好。"
苏建国加快手上的动作,和苏建军一起迅速将剩余的蔬菜搬进店里。
当兄弟俩刚把最后一筐西红柿摆放整齐时,店门口已经聚集了七八位顾客。
他们伸着脖子往店里看,议论纷纷。
"这黄瓜真水灵,看着就像刚摘的!"
"这么冷的天,能种出这样的菜,真是本事!"
"听说昨天中午就卖光了,今天得赶紧买。"
苏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走到柜台后面。
"各位,今天的新鲜蔬菜到货了,品种和昨天一样,黄瓜、西红柿、韭菜和小白菜。"
"多少钱一斤啊?"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问道。
"一块钱一斤。"
苏建国声音洪亮地回答。
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阵惊呼和不满的议论。
“一块钱?这也太贵了!"
“夏天黄瓜才两毛一斤!"
“这不是抢钱吗?"
“昨天不是还八毛呢?”
苏建国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拿起一根黄瓜。
"各位同志,您说得对,夏天的黄瓜确实便宜。但您想想,现在是什么季节?再过几天就要下雪了,能种出这样的新鲜蔬菜,得费多大功夫?"
他掰开黄瓜,清脆的"咔嚓"声在店里格外清晰,断面渗出晶莹的汁水。
"您闻闻这香味,尝尝这口感,跟夏天的黄瓜有什么不同?"
那位最先开口的工装男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掏出钱包。
"给我来两斤吧,媳妇怀孕了,就爱吃这口。"
有了第一个买家,其他人也开始动摇。
虽然嘴上还在抱怨价格,但手已经伸向了钱包。
"给我也来两斤黄瓜!"
"我要三斤西红柿!"
"韭菜来一把!"
不到半小时,店里就挤满了人。
苏建国负责称重收钱,苏建军帮顾客装菜,两人忙得不可开交。
钞票像雪花一样飞进钱匣子,苏建国不得不几次停下来整理。
六点刚过,市场里的人流开始增多。
苏建国正给一位顾客称小白菜,突然听到店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爸!我们来了!"
苏建国抬头一看,苏玉芬和王秀兰推着三轮车停在店门口,车上放着几个盖着白布的木质模具。
苏玉芬脸颊红扑扑的,眼睛里满是兴奋。
"豆腐做好了?"
苏建国惊喜地问,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迎了出去。
王秀兰点点头,掀开白布一角,露出洁白如玉的豆腐。
"刚压好的,还热乎着呢。"
苏建国小心翼翼地捧起一块,豆腐在他手中微微颤动,散发出浓郁的豆香。
"好豆腐!一看就是卤水点的。"
"爸,您尝尝!"
苏玉芬迫不及待地切下一小块递给父亲。
苏建国将豆腐放入口中,细腻的口感立刻在舌尖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