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一号”在泉州港那场惊世骇俗的无帆试航,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白马书院 罪歆璋节耕芯筷
其所激起的涟漪,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向着四面八方扩散。
整个泉州港的官员、商人、船匠、乃至番商,都在疯狂地谈论着那艘不凭风浪、自主而行的“青石神舟”。
而“青石远洋商号”的临时公署之内。
一场决定着这艘“神舟”未来命运的最高级别会议,正在召开。
工部尚书刘庸,端坐主位,脸色潮红,那份发自内心的激动,至今仍未平复。
张大山和赵四海,分坐两侧。
而总船长林千总,则正在向这几位最高决策者,汇报着此次试航的详细数据。
“……启禀尚书大人,张男爵,赵掌柜。”
林千总的声音里,充满了军人特有的干脆和……一丝掩饰不住的狂热。
“经过我们反复测试,‘龙舟一号’在无风条件下,仅凭蒸汽之力,其稳定航速,可达六节。”
“若是在顺风条件下,风帆与蒸汽动力并用,其最高航速,可达……十五节。”
“其转向之灵活,甚至超过了我大宁水师最小的巡哨快艇。”
“其船体之坚固,在经历昨日那般风浪之后,经我等仔细检查,所有龙骨、船板、铆钉,无一处发生松动或形变。!g+u+g+e\y/u_e!d?u·.?c.o?m·”
“总而言之,”他顿了顿,用上了他能想到的、最肯定的词语。
“此船,完美无缺。”
“它,是真正的……海上霸主。”
听完这份专业的报告,刘庸尚书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他此行,亲眼见证了一个……足以改变历史的伟大奇迹。
他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神情激动而又凝重。
良久,他停下脚步,看着张大山,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的语气说道。
“张男爵。”
“本官以工部尚书及皇家格物院监正之名,正式宣布。”
“你所造的这台蒸汽机,以及这艘蒸汽明轮船。”
“其技艺之精,其构想之巧,其潜力之巨,已远超凡俗器物之畴。”
“它,不再是简单的舟船。”
“它,是能兴我大宁水师,通我万国商路,安我海疆,富我百姓的……”
他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
“国之重器。零点墈书 无错内容”
这个评价,分量之重,足以压垮任何一个臣子的肩膀。
张大山也站起身,躬身行礼。
“臣,不敢当。”
“你当得起。”刘庸摆了摆手,“但,你也必须知道,‘国之重器’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
他的脸色,变得无比严肃。
“它意味着,从这一刻起,关于此物的所有图纸、工匠、乃至一根螺钉,都乃是帝国最高之机密。”
“绝不可,再有半分泄露。”
“本官,会立刻上书陛下和兵部。”
“请求调派一支最精锐的禁军,分别进驻青石村的格物院,和泉州的这处秘密船坞。”
“从今往后,没有朝廷的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靠近。”
他又看向赵四海。
“赵掌柜,商会那边,也要立下最严的规矩。”
“所有参与过建造的工匠、水手,都必须登记在册,严加看管。”
“他们的家人,由商会出钱,好生奉养。”
“但他们本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再离开咱们的视线。”
赵四海立刻点头应道:“尚书大人放心,此事,我明白。”
在部署完这一切之后,刘庸的眼中,又重新燃起了那份对技术的狂热。
“张男爵,港口内的试航,已经证明了它的不凡。”
“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