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用他的威望,去镇住那群桀骜不驯的旧同僚。
同时,也是对他李纲的一次考验。
看他,是否能放下旧日的身段,真正融入这个新时代。
李纲沉默了片刻,心中百感交集。
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
“总统信重,纲,敢不效死力。”
“只是……”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忧虑。
“这批同僚,大多是前朝元老,素来桀骜,恐不易管束。”
周文笑了。
“我相信李相公的能力。”
“你只需告诉他们一句话。”
周文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学得好,回来尚有任用;学不好,或者不肯学,那便只能请他们去乡下颐养天年了。”
最后几个字,说得风轻云淡。
李纲的心头,却是一震。
他明白了。
这不是商量,是通牒。
“纲,领命。”
他站起身,再次深深一躬。
走出文德殿,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李纲却感到一阵寒意。
他既感于周文的信任与魄力,也为那些昔日同僚的命运感到担忧。
这趟秀洲之行,于他们而言,不是学习。
是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
……
总统府,一间临时成立的办公室里。
年轻的秘书陈安,正在核对一份长长的名单。
“新政理论与实践研修班学员名录。”
他看着上面的一个个名字,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些名字,任何一个,在不久之前,都是他只能仰望的存在。
是跺一跺脚,就能让汴梁城抖三抖的大人物。
如今,他们却成了这份名单上的一个个“学员”。
“真是……世事难料啊。”
陈安握紧了手中的笔。
他知道,一个时代,真的结束了。
而他,正有幸亲手为这个新时代,添上一砖一瓦。
……
研修班的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湖中,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
那些还在观望、犹豫的中间派官员,彻底坐不住了。
他们这些不高不低的,再不主动靠拢,怕是真的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一时间,行政院下属各司的门槛,几乎被踏破。
无数官员主动上门,汇报思想,请求工作,表忠心的文书堆积如山。
生怕自己错过了这趟驶向新时代的“末班车”。
……
夜色,再次降临。
陈志的府邸,灯火通明。
十几名准备联名抵制的老臣,再次齐聚一堂,草拟着第二日要呈上的陈情书。
就在他们唾沫横飞,痛斥新政无情无义之时。
管家来报。
“老爷,李纲,李相公求见。”
厅堂内,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面面相觑。
李纲?
他来做什么?
陈志眉头一皱,随即舒展开来。
“快请!”
他心中一喜,以为李纲是听闻此事,特来声援他们的。
李纲缓步走进大厅,目光平静地扫过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陈兄,诸位同僚,别来无恙。”
他拱了拱手,语气平淡。
“李公!你来得正好!”
一名心急的官员立刻迎了上去。
“你可要为我等说句公道话!那周文欺人太甚!”
“是啊!我等皆是朝廷栋梁,岂能受此折辱!”
抱怨声,此起彼伏。
李纲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首到所有声音都平息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才缓缓开口。
一字一句,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时代变了。”
他看着众人,眼神里带着一丝怜悯。
“是想体面地去学。”
“还是想被‘请’去学。”
“亦或是在这汴梁城里,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彻底遗忘?”
“请自行斟酌。”
说完,他不再看众人那瞬间僵硬的表情,转身便走。
厅堂内,死一般的寂静。
刚才还慷慨激昂的老臣们,一个个面色煞白,如坠冰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