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对他的敬佩又加深了几分。
而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一个略显突兀的身影从人群后方慢慢走了出来。
正是之前因《咏雀》诗而颜面尽失的县丞公子,刘明宇。
此刻的刘明宇,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骄横与跋扈。
他低着头,脸色有些发白,脚步也显得有些迟疑,仿佛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学舍内的喧闹声,因为刘明宇的出现而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带着几分看好戏的意味。
他们都想知道,这位曾经的乙班小霸王。
在被苏明理接二连三地打脸之后,今日又会作何反应。
只见刘明宇在苏明理面前站定,深吸了一口气。
他像是鼓足了莫大的勇气,才抬起头。
用一种极为复杂,却又带着几分真诚的目光看着苏明理。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脸颊也因为紧张而微微有些涨红。
苏明理平静地看着他。
没有开口催促,也没有露出丝毫嘲讽或得意的表情。
终于,刘明宇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声音干涩地开口道。
“苏……苏明理……前……前些日子,是我……是我不对……多有得罪……还望你……莫要……莫要往心里去……”
他的声音越说越低,说到最后,几乎细不可闻。
但那份歉意,却也实实在在地传递了出来。
这几日,刘明宇可谓是度日如年。
苏明理在县试中的“壮举”,以及那首早己传遍县学的《咏雀》诗,如同两座大山一般压在他的心头。
他越是回想当日的情景,越是能感受到自己与苏明理之间那如同天堑般的差距。
他父亲,清河县丞,在听闻此事后。
更是将他叫到书房,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告诫他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莫要再以井底之蛙的眼光看待天下英才,否则只会自取其辱。
这些经历,终于让他那颗被骄纵惯坏了的心,开始真正地反思和清醒。
他意识到,苏明理的才华,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企及的。
与其继续心怀怨怼,不如就此化解……
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苏明理自然是乐见于此。
他淡然一笑,语气温和地说道:“刘师兄言重了,同窗之间,本就应当相互切磋,砥砺学问。”
“些许言语上的误会,早己如过眼云烟,师兄不必介怀。”
他这番话说得轻描淡写,仿佛之前那些不愉快从未发生过一般。
这份从容与大度,更是让刘明宇感到一阵莫名的惭愧。
刘明宇看着苏明理那双清澈而平静的眼眸,只觉得对方仿佛能洞悉自己所有的心思。
他咬了咬牙,突然像是被什么附体了一般,猛地一抱拳,声音也提高了几分:
“苏贤弟!不!苏……苏大哥!”
这一声“苏大哥”,不仅让周围的学子们惊掉了下巴。
就连苏明理自己,也是微微一愣。
刘明宇却不管不顾,继续说道:“苏大哥!小弟刘明宇,今日算是彻底服了!你的才学,你的气度,都远非我等所能及!”
“从今往后,小弟愿唯苏大哥马首是瞻!你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若有差遣,万死不辞!”
说着,他竟真的要对苏明理躬身行那小弟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