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啊,你这番见识,这份心性,莫说是七岁孩童,便是许多成年士子,也未必能及啊。”
刘文正感慨道,“陈敬之兄能收到你这样的弟子,当真是他的福气,也是我清河县文风之幸事。”
他沉吟片刻,似乎在斟酌着什么,然后才缓缓开口道:“老夫在县衙操持俗务多年,深知民生之艰难,也见过不少空谈误国之辈。”
“如明理你这般,既有向学之心,又有济世之念,更能脚踏实地,为家庭分忧,实乃难能可贵。”
刘文正的目光变得更加温和,带着几分长辈特有的期许:“科举之路漫长,县试不过是刚刚开始。”
“日后府试、院试,乃至更高层次的乡试、会试,其艰难险阻,远非今日可比,你需时刻保持这份清醒与勤勉,方能走得更远。”
苏明理恭敬地垂首道:“多谢县丞大人提点,学生定当将大人的话铭记于心,不敢有丝毫懈怠。”
刘文正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己是申时将尽,苏明理也确实不宜久留。
他正要开口让苏明理早些回去温习功课,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开口说道:“对了,明理,过几日,约莫是县试放榜之后。”
“县尊赵大人可能会在县衙后园设一场小型的文会,邀请本县的一些名士宿儒,以及此次县试中表现优异的几位童生一同参加,一来是庆贺科考顺利,二来也是为了激励后进,提携新人。”
他看着苏明理,眼中带着一丝鼓励的笑意:“老夫届时也会前往,你若是有兴趣,老夫倒是可以为你引荐一二,若能得县尊大人青眼,对你日后的前程,亦是大有裨益的。”
刘明宇在一旁听着,眼睛都亮了起来。
他比苏明理更清楚这县尊大人举办的文会意味着什么。
刘明宇连忙凑趣道:“明理哥,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我爹轻易不肯带人去这种场合的!你可千万别错过了!到时候我也能跟着去开开眼界!”
他话语中充满了兴奋,也间接替苏明理表达了接受的意愿。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苏明理心中微微一动。
县尊大人亲自举办的文会!
这无疑是一个接触更高层级人物,拓展人脉,并进一步展现自己才华的绝佳机会!
而且,听刘县丞的口气,似乎是笃定他能在县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才有此一说。
苏明理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些许激动,看了一眼旁边满脸期待的刘明宇。
然后才对刘文正恭敬地答道:“若能得县丞大人引荐,一睹县尊大人及诸位前辈风采,实乃学生三生有幸!学生感激不尽!”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推辞,果断地接受了这个宝贵的机会。
刘文正见他如此反应,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孩子,不仅聪慧,而且懂得把握机会,将来成就定然不凡。
“好,那便这么说定了。”
刘文正捋须笑道,“待放榜之后,老夫再着人通知你具体时日,明宇,你到时也可一同前往,多向明理这般优秀的同窗学习学习。”
刘明宇闻言大喜,连忙应道:“多谢父亲!孩儿一定跟着明理哥好好学!”
他偷偷对苏明理挤了挤眼睛,满是得意和与有荣焉的神色。
“多谢县丞大人!”
苏明理再次郑重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