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李家创业史,李世民竟是我后人 > 第3章 青宫授业 兵法典传

第3章 青宫授业 兵法典传

洛阳的春日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太液池的冰刚化透,岸边的垂柳就抽出了新绿。,墈_书¢屋·晓/税·罔- \更`芯·嶵?筷¢曹叡坐在勤政殿的窗下,看着内侍捧着太子曹芳的课业进来,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墨迹还洇了几处——这孩子今年二十有二,性子却总像长不大的少年,读起书来昏昏欲睡,提起骑射倒眼睛发亮。

“陛下,太子又把《商君书》抄错了。”王瑾捧着课业,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

曹叡接过纸卷,指尖划过“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几个字,忽然叹了口气。自甄太后下葬后,他总觉得心口空落落的,看太子时,眼神里便多了几分急切。“去温县,把太傅接来。再去李将军府,说朕有请。”

三日后的清晨,司马懿与李誓并肩走进东宫。青宫的回廊下,曹芳正举着弹弓打鸟,见二人进来,慌忙把弹弓藏在袖中,规规矩矩地行礼:“见过太傅,见过李将军。”

司马懿看着他慌乱的样子,忽然想起当年曹丕在铜雀台学剑,也是这般毛手毛脚。“太子可知,陛下为何召我二人来?”他捋着花白的胡须,声音里带着笑意。

曹芳挠了挠头:“想来是……是让二位先生教我读书?”

李誓从袖中取出一卷兵书,正是当年李玉批注的《孙子兵法》:“不止读书。陛下说,太子将来要掌天下,既得懂政事,也得识兵法。”他将兵书放在案上,“从今日起,太傅教您朝堂制衡之术,我教您行军布阵之法。”

曹芳的脸顿时垮了下来,却不敢违逆,只好搬来锦凳,请二人坐下。窗外的柳絮飘进殿内,落在摊开的书卷上,像给枯燥的文字添了几分生气。

第一堂课,司马懿没讲《论语》,也没说《韩非子》,只问了曹芳一个问题:“太子觉得,当今天下,最难治的是什么?”

曹芳想了想:“是陇西的胡虏?还是江南的旧吴百姓?”

司马懿摇了摇头,指着案上的茶杯:“是人心。”他拿起茶杯,将水倒进旁边的空盏,“水满则溢,权满则危。`l^u_o¢q`i\u.f_e?n¢g~.¢c^o¢m′当年高祖刘邦贬韩信,不是韩信要反,是他手里的兵权让刘邦睡不着;汉武帝贬卫青,不是卫青不忠,是他的威望盖过了太子。”

曹芳似懂非懂:“那……朕将来当了皇帝,也要杀功臣?”

“傻孩子。”李誓忍不住笑了,“制衡不是杀戮。你祖父文皇帝用陈群制九品中正,是制衡世家;你父亲用司马懿掌兵、曹真监军,是制衡将领。就像这棋盘,棋子既要能杀敌,又不能跳出棋盘,这才是治国之道。”

他说着,铺开一张棋纸,摆上黑白子:“你看,这黑子是朝廷,白子是百姓。黑子太强,白子会被吃光;白子太散,黑子又立不住。你要做的,就是让它们在棋盘上活着,互相依存,这天下才能稳。”

曹芳盯着棋盘,忽然觉得比打鸟有趣多了。他拿起一颗黑子,犹豫着该放在哪里,却被司马懿按住了手:“落子前先想三步。你放这里,看似占了便宜,却给白子留了活路;放那里,能围死一片白子,却会让黑子孤军深入。”

日子就这般过着,每日清晨,司马懿与李誓准时到东宫。前者讲历代帝王的成败,从秦始皇的郡县制讲到汉武帝的推恩令;后者说沙场征战的得失,从官渡之战的奇袭讲到夷陵之战的火攻。曹芳渐渐入了迷,有时学到深夜,还拉着二人问东问西。

一日讲到赤壁之战,曹芳忽然拍着案几:“曹操若听贾诩的话,不打江东,是不是就不会输?”

李誓摇头:“乱世里,不是你想停就能停的。就像骑虎,上了虎背,便只能往前冲。”他忽然想起父亲李玉常说的话,“你祖父文皇帝曾说,‘乱世的英雄,一半是被逼出来的’,曹操如此,刘备如此,孙权亦是如此。”

司马懿望着窗外的流云,忽然道:“太子可知,为何老臣与李将军要自请削权?”

曹芳愣住了。

“因为我们怕变成当年的魏武帝。”司马懿的声音很轻,却像锤子敲在曹芳心上,“当年曹操想做周公,却在权力里越陷越深,到最后,连他自己都忘了初心。?l?a,x!s^w¢.*c¨o,m^权力这东西,最是磨人,你握得越紧,越容易被它吞噬。”

这席话让曹芳沉默了许久。他想起父皇总在深夜批阅奏折,想起母亲去世时父皇憔悴的模样,忽然明白帝王的权力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而李誓在教曹芳兵法的同时,也在做一件大事。他把父亲李玉的手稿、当年从蜀汉营中得来的诸葛亮兵法残卷、东吴陆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