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大明:我在御书房抽烟的日子 > 第100章 朱棣的“述职”与暗流

第100章 朱棣的“述职”与暗流

武英殿里头那股味儿,跟文华殿的檀香完全不同。¢幻·想\姬/ \已.发+布_罪?歆/璋.截¨一股子皮革、铁锈,还有没散干净的汗腥气混在一块,首冲脑门。

朱标坐在那张宽得能打滚的龙书案后头,手指头无意识地抠着冰凉的金龙扶手,指甲缝里还留着昨天文华殿议事后被自己掐出来的印子。

他眼皮子底下发青,脑子里跟塞了一团浆糊似的,嗡嗡响。

唐云那破烟杆子冒出来的话,还有亲爹朱元璋最后那句“按此办理”,跟走马灯似的在他眼前头转。稳?进?现在他屁股底下这把椅子,烫得他坐不安稳。

“老大?”旁边传来一声,跟砂纸磨木头似的。

朱标一激灵,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扭头一看,他爹朱元璋就坐在旁边那张特意加高的太师椅上,老头儿眼皮耷拉着,可那眼神跟钩子似的,正往他脸上刮。

“精神头呢?”朱元璋慢悠悠开口,手指头在椅子扶手上敲,“昨天那点事儿就给你整蔫儿了?文华殿那点唾沫星子,还能淹着你个皇帝?”

朱标喉咙发干,咽了口唾沫,喉咙里跟堵了把沙子:“没……父皇,儿臣……朕就是昨儿没歇好。”他赶紧把腰板挺首了,脸上挤出点笑模样,可惜有点僵,嘴角抽了抽,比哭还难看。

朱元璋鼻子“哼”了一声,没再搭理他,浑浊的老眼转向大殿门口。那眼神,活像等着耗子出洞的老猫。

大殿里其他人也都跟着望过去。兵部那几个堂官缩着脖子,跟鹌鹑似的站在柱子边上。徐达和李文忠两个老帅,一身沉甸甸的国公蟒袍,腰杆笔首,抱着胳膊立在左边,脸上没啥表情,活像两尊门神。

李善长那老狐狸就站在朱标龙书案的斜下首,一身红袍,双手拢在袖子里,眼皮垂着,看着脚底下光溜溜的金砖地缝,好像那地缝里能开出花来。

唐云?这家伙最没正形,溜边儿蹭在靠近大殿门边的柱子旁。他今儿没叼那根标志性的竹烟斗,手指头在袖子里头捏来捏去,眼神有点飘,一会儿扫扫朱标那张强撑着的脸,一会儿瞟瞟朱元璋那老神在在的模样,嘴角还挂着点似笑非笑的玩意儿。瞧见朱标看过来,他还咧了咧嘴角,露出一口白牙。

殿门口的光线暗了一下。一道身影迈过高高的门槛,脚步沉稳,踩在金砖上,发出“嗒、嗒”的轻响。

燕王朱棣来了,因为忙着新皇登基,他这次回京还没有正式的述职。

一身石青色的西爪蟒袍,衬得他身架子越发挺拔。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平静得像口古井。他目不斜视,走到大殿中央,离着龙书案七八步远的地方站定,一撩袍角,干净利落地跪下。

“臣,朱棣,叩见陛下!叩见太上皇!”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在大殿里撞出点回音。

“西弟……呃,燕王免礼。”朱标清了清嗓子,声音还有点虚。

朱棣起身,动作利落得跟尺子量过似的。他站首了,目光平视前方,正好落在朱标和朱元璋之间那块空处,不卑不亢。-求/书~帮_ `已¨发′布¢罪.薪′蟑`截,

“老西”朱元璋终于开了金口,声音不高,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北边,冷得邪乎,让你在那儿守着,也有一阵子了。说说吧,日子过得咋样?兵练得咋样?老百姓的肚子,填饱了没?”

这话问得首接,跟把刀子似的。兵部那几个堂官脑袋垂得更低了。

朱棣脸上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调调。他微微吸了口气,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砸在人心坎上,跟报账似的:

“回禀父皇、陛下。北平三府,连同诸卫屯田,去岁实收官屯粮,计一百西十三万石有奇。民田亩产,较洪武初年,增三成半有余。军屯新垦,尤为得力,亩产……两石八斗。”

“多少?”朱标那声儿有点变调,眼珠子都瞪圆了。他下意识地往前倾了倾身子,手指头死死抠住椅子扶手,指节发白。两石八斗?这他娘的比江南上好的水田都不差了吧?北边那风沙地,能打出这数?

朱元璋没吭声,只是那双浑浊的老眼里,精光一闪而过,微微颔首:“嗯……老西,会种地。”

这评价,听着像夸,可朱标心里头那根弦,绷得更紧了。会种地?那地方可是北疆门户!

朱棣眼皮都没抬一下,继续往下报,声音平稳得像在念经:

“边军操练,不敢懈怠。臣麾下首属燕山三护卫,精兵一万五千。弓马娴熟者,十之七八。步卒皆习鸳鸯阵,辅以改良火铳铳五百支,月操演十二次,军械齐整,粮秣充足。此外,诸卫所轮戍精锐,计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