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大明:我在御书房抽烟的日子 > 第125章 藩国新政显效:周王的典范

第125章 藩国新政显效:周王的典范

南京城里,纪纲新官上任那三把火烧得是噼里啪啦,各路牛鬼蛇神都缩了缩脖子。·搜*嗖·小/说?王′ ·勉¢沸-悦/渎!消息顺着驿站快马传到开封,正在格物分院鼓捣新式水车模型的周王朱橚,也就抬了抬眼皮,嘟囔了一句:

“哦?纪纲这小子升官了?好事啊,说明咱皇上和太上皇是真想把这摊子事弄干净。”

他顺手把一根刚刨好的木条递给旁边的工匠,“老王,试试这个曲度,看水流能不能再带快点儿。”

老王,一个从工部“借调”来的老匠人,嘿嘿一笑:

“王爷,您就瞧好吧!按您这法子改,这水车劲儿更大,提水浇地那叫一个快!”

他颠颠儿地跑去安装了。

朱橚拍拍手上的木屑,刚想喝口茶,王府长史老钱就小跑着进来了,脸上笑成一朵菊花:

“王爷!王爷!好事儿!天大的好事儿!”

“啥事儿啊?捡着金元宝了?” 朱橚打趣道。他对这位跟了他几十年的老伙计太熟了,一惊一乍的。

“比金元宝实在!” 老钱激动地搓着手,

“刚收到转运司转来的朝廷返还的财赋!还有格物院那边,唐驸驸马又给拨了一批‘宝贝’种子,叫什么……优化占城稻!说是产量比咱现在种的能高一两成!”

朱橚眼睛一亮:“哦?优化种到了?好!老钱,赶紧的,让农事官老赵头过来!还有,我记得唐云上次来信提的那个新式耧耧车,图纸在哪儿?找出来,一并给老赵头送去!让他琢磨琢磨,怎么在咱封地里推广!”

“得嘞!” 老钱领命而去,脚下生风。

朱橚踱步到院子里,看着远处田间地头。正值初夏,本该是绿油油的景象,可今年老天爷有点不给面子,雨水少得可怜。不少地方的麦苗都有点蔫头耷脑。

“啧,这天旱的……” 朱橚皱了皱眉,随即又舒展开,“幸好,去年冬天带人挖的那条新水渠,还有老王他们刚改进的水车,这回该派上大用场了!”

他说的那条水渠,可不是简单挖条沟。用的是格物院提供的“土法水泥”配方,关键节点都加固了,结实得很,不像以前一下大雨就冲垮。水渠一头连着黄河的支流,一头首通几个旱得最厉害的庄子。

几天后,开封城外,小李庄。

老农李老汉蹲在地头,看着自家干得裂口的麦田,愁得首叹气:

“唉,这贼老天,再不下雨,今年可咋活啊……”

旁边一个后生抹了把汗,指着远处:

“爹,您看!水!水来了!”

李老汉抬头一望,只见远处那条去年冬天周王爷带人修的水渠里,白花花的渠水哗哗地流!水渠边上,几架造型奇特的大水车正吱呀呀地转着,把渠水提到更高的地方,顺着新挖的小沟,首接淌进了干渴的田里!

“真的!水来了!” 李老汉蹭地站起来,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快!快把咱家地头的口子扒开!引水!快!”

水流顺着新修的土垄沟,像听话的银蛇,迅速蔓延进李家干裂的麦田。蔫巴的麦苗贪婪地吸吮着这救命水,眼看着就支棱起来了。

李老汉蹲在田埂上,捧起一把湿漉漉的泥土,眼圈都红了:

“周王爷……真是活菩萨啊!这渠,这水车,救了咱庄上多少人的命啊!以前遇上这旱情,只能干瞪眼,等着官府那点赈济粮,还不定能落到咱嘴里……”

这时,王府属官老赵头带着几个农技吏,骑着毛驴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优¨品,暁\税′王· \勉~肺^悦¨犊,老赵头嗓门大:“李老哥!水引上了吧?感觉咋样?”

“好!好得很!赵大人!” 李老汉赶紧迎上去,“王爷修的渠太管用了!这水车也神了!劲儿真大!”

老赵头跳下驴,走到田边看了看:

“嗯,水是引上了,但光靠天吃饭不行。王爷惦记着大家伙儿呢,这不,从京城格物院弄来了好东西!” 他示意一个随从打开一个布包,里面是一小袋一小袋的种子,还有一卷图纸。

“这叫优化占城稻!唐驸驸马亲自改良的!耐旱!产量高!比咱现在种的强多了!”

老赵头抓起一把种子,“王爷说了,今年先在几个庄子试种,种子免费发给大家伙儿!种得好的,王爷还有赏!”

他又抖开那卷图纸:“还有这个!新式耧耧车!播种快,省种子,下种深浅还匀实!比你们以前那老掉牙的耧子强百倍!回头我让工匠在村头打几架,大家伙儿轮着用!”

周围的农户呼啦一下全围上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