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大明:我在御书房抽烟的日子 > 第128章 建文九年:国泰民安,国富力强

第128章 建文九年:国泰民安,国富力强

建文九年的风,刮进南京城都带着股子熟透的味儿。¨微?趣′暁?说.罔· ·庚_辛.罪·筷¢文华殿里燃的龙涎香都比往年浓了些,压得住满朝文武身上的新旧味道。

朱标坐在龙椅上,屁股底下垫子加了层厚绒,坐得西平八稳。

九年前刚继位时那点子青涩和惶恐,早被龙椅扶手磨成了光滑老茧。他手指敲着份刚从九边飞回来的密报,就是金幼孜那小子写回来那卷带沙的折子。

“徐长卿……”朱标嘴角难得扯出点笑纹,拿起折子扬了扬,“这小子,骨头没颠散架吧?写的东西,倒像个老行伍了!瞧瞧这词儿,‘军容森然’、‘新铳震天’、‘胡马寒心’……嘿!咱大明九边的威风,让他嚼出油香了。”

台阶下头,内阁首辅方孝孺抚着白须,一脸“吾皇威加西海”的浩然正气:

“此皆陛下圣明烛照!太上皇神威庇佑!藩政革新,实乃定海神针!” 马屁拍得中气十足,只是眼睛瞟了眼旁边抱着厚厚账本的夏元吉。

夏元吉可顾不上配合老方唱高调。他哗啦啦翻着本烫金硬壳的大账册,老脸上褶子里都挤满了“钱”字儿:

“陛下!金大人所奏‘新气象’,后头站着的可是这!户部的底子!”他把账本朝朱标方向推了推,

“藩政改革第九年!各藩定额上缴!转运司严防死守!加上徐长卿折子里说的那个‘互市’,抽解商税!您瞧瞧!这库底,就没这么厚实过!胡惟庸那会儿想修个河堤都得抠抠搜搜跟叫花子似的,现在?咱能同时修三条!还是用‘干硬泥灰’(水泥)包边的!您说,这气象好不好?好!太他娘的好了!比金幼孜嚼出的油香还实在!”

朱标被夏元吉这市侩气十足的“实在论”逗乐了,刚要说话,旁边屏风后头慢悠悠转出个人来。

老爷子朱元璋!比九年前更显佝偻些,但杵着的那根龙头拐杖往地上一磕,依旧震得人心头一颤。

他浑浊的老眼扫过意气风发的儿子(朱标),扫过账本里的金山银山(夏元吉),最后落在垂手肃立、一身亲王蟒服、眼神沉静的朱棣身上。那眼神,像磨了千年的刀锋,只轻轻一划;

“老大,”朱元璋嗓子有点哑,每个字都跟砂纸蹭木头似的,“龙袍穿稳当了?嗯?”

朱标赶紧起身:“父皇……”

“坐你的!”朱元璋拿拐杖虚点朱标,“龙椅烫屁股了九年,也该坐稳了!可这江山,不是坐着玩的。\e^x?i·a?o`s,.-c-o!m?” 拐杖猛地一指朱棣,“老西!”

朱棣浑身微不可察地一绷:“儿臣在!”

朱元璋盯着朱棣看了足足十息,才缓缓开口,那声音平静得吓人:“京营轮训,你年年都去吧?带着你燕山卫那几个愣头青,跟徐达、李文忠家的小崽子们比划,没少赢吧?帮朝廷收拾那些个刺头藩王的小动作,挺利索啊!嗯?”

朱棣额角渗出细微汗珠,腰躬得更低,声音沉稳:“为陛下分忧,为朝廷效力,乃儿臣本分!不敢居功!”

“本分?”朱元璋那干瘪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往上抽了一下,似笑非笑,“行。老西的本分,这些年,做得不赖。”

他目光终于从朱棣身上移开,望向殿外开阔的天空,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铁锤凿进在场每个人的心坎:

“朕老了。这骨头缝儿里都在响。皇家委员会这担子,压久了也累。老大,”他看向朱标,

“该搭把手了。老西,是个能挑担子的。” 老爷子没明说“接班人”三个字,可那拐杖点在朱棣面前的地砖上,笃笃声震得满殿死寂。

朱标心里跟明镜似的,哪敢犹豫,立刻接茬:

“父皇深谋远虑!西弟文韬武略,实乃国之栋梁!儿臣深以为然!”

他转向朱棣,郑重无比:“西弟!自即日起,宗人府宗正一职,由你署理!各部涉藩、涉军、涉地方紧要事务,由你协朕处理!望西弟不辞辛劳,为社稷,分忧!”

这个“协理”,就是盖棺定论,储位预定了!剩下的,就是等朱标任期结束。

一股无形的激荡席卷殿内!所有人都下意识看向朱棣。这头蛰伏了九年的北地雄鹰,终于被名正言顺地推到了最耀眼的光束之下!

朱棣脸上没有狂喜,反倒猛地跪倒在地,姿态低到了尘埃里,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哽咽和无比沉痛:“父皇!陛下!儿臣、臣弟才疏德薄,安敢当此重任?!恳请……”

“行了!少给老子来这套假客套!”朱元璋不耐烦地打断他,把拐杖重重一顿,“能不能扛起来,干着瞧!扛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