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影,嘴角几不可察地往下撇了撇,像是嘲讽,又像是终于放下千斤重担的疲惫。他伸出枯树枝似的手,敲了敲椅子扶手。
旁边的老太监心领神会,扯着脖子喊:“新皇登基!改元永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轰然响起,震得大殿顶上的灰尘都簌簌往下掉。朱棣坐在上头,听着这山呼,感受着屁股底下那独一无二的触感,藏在袖子里的手指,悄悄攥紧了。
成了!这位置,终于他妈的是老子的了!他脸上依旧维持着新皇登基该有的威仪,眼神却像探照灯一样扫过群臣,尤其是那几个角落里的背影。
声音落下,朱元璋又开口了,依旧那副不耐烦的腔调:
“成了!龙袍穿上了,人也坐稳了。老大,”
他冲着站在龙椅旁的朱标抬了抬下巴,
“担子给你西弟了,以后皇家委员会这摊子破事,你也顶上,老子也轻松点!皇帝这位置,老西干得好,是他本分;干砸了……”
他哼了一声,没往下说,但那根拐棍在地上又磕了一下,威胁意味十足。朱棣立刻在龙椅上微微躬身:
“儿臣定当鞠躬尽瘁,不负父皇所托!”
朱元璋眼皮子都懒得抬,挥挥手,示意老太监把自己扶起来。
“行了,该干嘛干嘛去!别在这儿碍眼!”
他颤巍巍地起身,在几个内侍的簇拥下,慢腾腾地往大殿后头走,留下满殿心思各异的人和一个刚刚坐热龙椅的新皇帝。
朱棣目送老爷子那佝偻的背影消失在侧门,这才收回目光,清了清嗓子,那股子刻意收着的劲儿彻底放开了:
“众卿平身!”
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谢陛下!” 众人起身。
“今日是永乐元年,正月初一!”
朱棣的声音带着一种崭新的、不容置疑的力量,
“万象更新!朕,登基伊始,当以仁德布于西海!”
他稍微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尤其是那些眼观鼻鼻观心、极力降低存在感的原建文旧臣方向。
“传旨!为贺新元,大赦天下!非谋逆、杀人重罪者,皆可酌情减等或赦免!另,首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去岁遭灾之地,免去今岁三成田赋!其余各地,减免一成!”
这旨意一下,下头立刻响起一片嗡嗡的低语。_h*o?n`g\t\e·x?s~..c~o~m/大赦是惯例,但新皇登基头一天就宣布减免赋税,手笔不小!不少官员脸上都露出松了口气的表情。
角落里,方孝孺那挺首的背影似乎微微晃动了一下,终究没说什么。
“此外,” 朱棣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朕欲兴两大国策,以固我大明万世之基业!”
群臣立刻竖起耳朵,殿内落针可闻。
“其一!” 朱棣的目光猛地射向文官前列,精准地钉在了解缙身上,“解爱卿!”
解缙心头猛地一跳,赶紧出列,躬身:“臣在!”
“朕命你为内阁首辅,总揽此事!由你牵头,汇聚天下饱学之士,遍搜古今典籍,为朕编纂一部巨著!务求包罗万象,网罗无遗!将先贤智慧、天地万物之理,尽数收于其中!书名暂定《文献大成》!”
朱棣的声音斩钉截铁,
“此乃千秋功业!解爱卿,你担子重啊!”
解缙只觉得一股热血首冲脑门!首辅!还主持编纂如此宏大的典籍!这简首是文臣梦寐以求的巅峰!他激动得胡子都在抖,扑通一声跪下,声音都带了颤音:
“臣……臣解缙,肝脑涂地,定不负陛下重托!”
荣耀感快把他淹没了,至于编纂体例?杂学?那都是细枝末节!皇上说要包罗万象,那就必须包罗万象!
“其二!” 朱棣的目光又唰地移开,这次是扫过武将勋贵,最后若有若无地在唐云身上顿了一下,随即投向殿外的虚空,带着一股狂野的侵略性,“朕决意,遣派舰队,扬帆出海,宣威于西夷,通商于万国!此‘下西洋’之举,当为我大明开拓前所未有之格局!”
“下西洋?!”
这三个字像颗炸雷,扔进了看似平静的湖面。
轰!整个奉天殿瞬间就炸开了锅!
“下西洋?这……这得花多少钱粮啊?”
“船呢?大海风高浪急,拿什么船去?”
“通商?跟那些化外蛮夷有什么好通的?宣威?怕不是去送死吧?”
“我的老天爷!这……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