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大明:我在御书房抽烟的日子 > 第141章 朱雄英和朱高炽的监国与“仁政”实践

第141章 朱雄英和朱高炽的监国与“仁政”实践

南京城,格物院深处那方戒严的小院内,“青霉绝密”项目正在重重看守下艰难推进。!2,y,u,e¨d\u..-c.o?m!

玻璃器皿里养着一茬茬不同种类、颜色各异的霉斑,研究员们戴着简陋口罩,眼神里混合着希望与焦躁。周王朱橚整日围着那些发霉的瓶瓶罐罐转悠,嘴里絮絮叨叨

“祖宗保佑,赶紧出个纯的”

于此同时,南京紫禁城的权力中心,却悄然换了主人。

文华殿里,那股子朱棣坐镇时的杀伐决断气淡了,取而代之的是稍显温和却也一丝不苟的气氛。

殿内主位并排放着两张紫檀木大案。左边坐着二十出头的皇太孙朱雄英,身形挺拔如松,眼神锐利沉静,此刻正皱着眉飞快翻阅着一份厚实的文书。

右边是世子朱高炽,体态……呃,略显富态,面色温和,但眼神里透着股忧国忧民的焦虑,手里也拿着一份奏本,正跟旁边侍立的户部尚书夏元吉低声说着什么。

“两位殿下,”一个通政司的司务官捧着几份折子,

“河南、山东奏报,黄河水涨,冲毁了沿岸几处堤防,百顷良田成泽国,两府十一县受灾,流民初显”

“什么!”

朱高炽霍然抬头,胖脸涨红,手里的奏本往案上一拍,“灾情如火!夏尚书!” 他急急看向旁边那个愁眉苦脸、抱着账本像抱着命根子的老头,“立刻!立刻从备急仓调粮!先行赈济!不能饿死一个百姓!”

夏元吉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蹦起来,声音都尖了:“殿下!调粮?备急仓的粮是给边疆、给漕运、给京畿备着的!按规程得”

“按哪门子规程!”

朱高炽这次是真急了,声音也大了,“人都快泡成鱼食了!规矩能当饭吃吗?!你天天抱着账本哭穷!这会儿百姓遭难了,还管那些死规矩?!马上开仓!就近府县存粮,先顶上!”

夏元吉被怼得脸皮抽搐,但看朱高炽那副急眼了的样子,知道这事没得商量,苦着脸应道:

“是老臣迂腐了,殿下仁厚!老臣这就发文,命河南布政使司先行开当地常平仓赈济,户部后续核实补拨!但殿下!后续赈灾、安置流民、修复堤坝这笔钱……”

他赶紧翻账本,手指头哆嗦着在上面戳来戳去:

“陛下在北京筹办迁都,花销海了去了!还要给北边筑墙!下西洋郑和那边还要追加!还有格物院那几个活祖宗烧的炭钱!咱户部这窟窿……”

“好了!夏尚书!”

一首没说话的朱雄英放下手里的文书,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把夏元吉的絮叨压了下去。!咸-鱼?看+书` `最!鑫,漳\結^庚!歆¨哙_他拿起河南的奏本扫了一眼,眉头紧锁:

“堂弟说的对,救急如救火!开仓放粮是第一要务!”

他把奏本递给旁边的侍讲学士杨士奇:

“杨师傅!你是干吏!懂实务!你即刻持孤与堂弟的手令,亲赴河南!盯着地方官吏!看谁敢玩忽职守,克扣一粒赈粮!钱的事……”

他转头看向夏元吉,目光锐利,“户部先核算出大致的缺口,呈上来!赈灾是正项开支,该花的,挤也得挤出来!至于其他……能省则省!”

杨士奇躬身接过手令,脸上是郑重的使命感:

“臣遵令!定不使殿下忧心!”

他转身就走,脚步匆忙却沉稳。

夏元吉看着杨士奇匆匆离去的背影,再看看铁了心要挤赈灾款的两位监国,一张老脸皱成了个干瘪的苦瓜,抱着账本喃喃自语:

“省省省,哪儿哪儿都要钱,只能先从工部的炭火银子那儿掐一点了……”

他己经开始琢磨着怎么跟暴躁的宋礼打交道了。

处理完赈灾的燃眉之急,朱高炽缓了口气,开始批阅其他奏本。朱雄英则又拿起刚才那份厚册子翻看,眉头越锁越紧,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这份东西,不是别的,是御史台和锦衣卫南镇抚司联合弹劾新设漕运督理司、新海关厘金衙门部分官员贪贿索取的密奏!

“嘿嘿……好!真好!”

朱雄英突然冷笑一声,把旁边的朱高炽和夏元吉都吓了一跳。

“怎么了?堂兄?”朱高炽凑过来。

朱雄英把密奏往桌上一拍,指着上面几处名字:

“炽弟!你瞅瞅!这都是唐顾问搞新法裁汰下来的吏员,西叔开了恩,给了口饭吃,放到这些新设的肥缺衙门里!他们倒好!胃口真不小啊!”

他拿起朱笔,在其中几个人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