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大明:我在御书房抽烟的日子 > 第141章 朱雄英和朱高炽的监国与“仁政”实践

第141章 朱雄英和朱高炽的监国与“仁政”实践

笑话!”

“教他们认字?会不会学点歪门邪道去衙门告状?乱了尊卑!”

衙门口角落里,几个穿着满是补丁衣服、脸上脏兮兮的小孩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看着县衙墙上贴着的“社学招生告示”。其中一个扎着歪歪扭扭小辫的女孩怯生生地问旁边哥哥:“

哥……真……真不要束脩就能去……认字吗?”

哥哥紧紧抓着妹妹的手,用力点头:“告示上写着的!杨青……杨大人推行的!不要钱!还管一顿晌午饭!”

县太爷硬着头皮出来打圆场:

“诸位!诸位乡贤!朝廷推行社学!不过是为民生计!识点字,能看懂官府告示,学会看契约,会简单算算数,也是利民之举嘛!跟县学、府学不冲突的……”

他心里叫苦,太子殿下推行的仁政,怎么就惹出这么多麻烦?

杨士奇处理完修堤款项的事,正好微服路过吴江,在街角看到了这一幕。他对着随从吩咐了几句。

第二天,县衙门口社学招生处旁边,多摆了一张桌子。

一位格物院派来的老学究,笑呵呵地坐在桌子后头,挂起个小木牌,上面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招账房伙计学徒识简单数字、会加减乘除即可,月钱三钱起!管饭!”

老学究敲着桌子喊:“走过路过别错过!学会打算盘写账!比死啃圣贤书来钱快!社学包教包会!”

一些原本在旁边嗤之以鼻、送娃去县学的商贾、小作坊主立刻被吸引过去问东问西!

那几个闹事的士绅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听着“三钱起”、“管饭”、“包教包会”的吆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张着嘴不知道说啥好。

尊卑?寒门弟子首接能找正经饭辙了,谁还搭理你们叨叨尊卑?

一个小男孩挣脱他娘的手,撒腿就往社学报名处冲:“娘!我报名!我要学算账!”

南京文华殿。

朱高炽看着杨士奇从河南发回的赈灾成果奏报和请求追加的修堤款数,眉头皱了皱,但还是提起朱笔批了准。又看到杨士奇附上的关于在江南推行简易社学遭遇阻力及应对措施的简报和吴江县的趣事,胖脸上露出哭笑不得又感慨的表情。

“堂兄,你看看这个……”他把简报递给朱雄英。

朱雄英扫了几眼,冷峻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杨师傅这招……挺损啊。” 他放下简报,看向夏元吉:

“夏老抠,社学那点花费,总比培养一群不通实务的呆子强吧?人识字算账,能做事,才能缴更多的税!这笔账,你给孤算清楚点!”

夏元吉捋着稀疏的胡子,小眼睛精光闪烁:“太孙英明!这笔账……细水长流……值!值!”

就在此时,外面隐隐传来蒸汽工坊那低沉有力的“哐当哐当”声。朱高炽听着,忽然道:

“堂兄,夏尚书,那些工坊里光会轮大锤可不行。孤想着,是不是给那边也开个识简单字、懂点算数的工技夜校?”

朱雄英点头:“炽弟想法甚好!夏老抠,从社学经费里抠一点出来……”

夏元吉的脸瞬间又垮了:“殿下!社学都没推行开呢!您怎么又要……”

“你懂个屁!” 朱雄英不耐烦地摆手,“工技认字懂数,能造更多好东西!能多挣银子!这叫双赢!比光让泥腿子认字有用!”

殿内正琢磨着怎么“双赢”,一个通政司司务官再次小跑进来,脸色比上次还苦:

“世子殿下!太孙殿下!八百里加急!北……北京!陛下就迁都事宜,急召两位殿下即刻北上议事!随同急报的还有九卿奏疏数十封……吵……吵翻天了……”

文华殿里刚才那点“仁政”气氛瞬间冻结。朱高炽的脸色一下子僵住,朱雄英的眼神则陡然变得锐利起来。

迁都?这摊浑水……终究还是搅起来了。这场震动朝野的大争论,才刚刚拉开帷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