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尸天下 > 第180章 乾裕三年

第180章 乾裕三年

亲卫们散去之后,独留李煜走出厅堂,望着阴沉的天空遐思。·0`0`小¢税-旺. \首-发?

沸水、流民、北侧的未知威胁……

一桩桩,一件件,压得人喘不过气。

在这乱世之中,所有人,上至王侯,下至走卒,都不过是无根的浮萍,不知会被时代的洪流推向何方。

放眼天下,这辽东一隅都只是乱世的一角缩影。

细细算来。

今年天下大疫。

却不过才是新皇继位的第三年,是为乾裕三年。

李煜心下咀嚼着这个年号。

乾者,《易经》首卦,象征‘天、阳刚、君主、健行不息’。

年号首字,便是为了强调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

哪怕......

龙椅上坐着的是个女帝。

裕者,丰裕也,包含着物阜民丰的希冀。

乾裕二字,更多的,还是老臣们希望在新君继位之际,为之宣扬盛世愿景。

所求的,无非就是安抚民心。

给予天下万民,一个新君新气象,恍惚新皇盛世将临的观感。

即使登基三年之久,天下诸多百姓却也不曾知晓那皇位上的人......

乃女子为帝。

除了年号,天下的平民百姓对深居皇城的帝王,很难再有什么更首观的了解。

如今这年号听来,更像是一种讽刺。

......

此时此刻,洛阳皇宫,也是一样的孤寂。!搜+嗖_暁`说¢网_ ¢毋,错^内-容¢

当朝大顺女帝刘令仪,本是先帝嫡长女。

生母乃先皇皇后,即当今太后所嫡出。

宫内事宜,自有当今太后为其包揽站台。

这让刘令仪在继位之初,便得以站稳了脚跟。

起码不用担心仿前朝旧事,‘为帝者,竟易溶于水’。

朝堂之上,大司马赵权的支持,背后意味着整个禁军体系都在向女帝靠拢。

中央朝臣,和地方藩王,往日在地方多有矛盾。

再加上宫内宫外的多方妥协,最终酿成了这么一个史无前例的嫡女继位。

严格来说,大司马赵权并非太后母族,与前嫡长公主刘令仪甚至没什么交集。

对他的大力支持。

有藩王私下猜测,莫不是先帝头上有些绿意。

也对。

小宗继位的难得机会,就这么被一女子给摘了去。

自认有望荣登帝位的藩王世子们,心中郁气难平之下,造谣都是寻常事。

如今天下大疫,更是朝不保夕。

而南方那些被尸疫围困等死的藩王,寄回洛阳的绝笔信中。

除了求援,最多的便是歇斯底里的唾骂。

骂她女子登基,阴阳倒错,才致使天降此等大祸,天下崩乱。

反正他们都快被尸疫给围死了,哪还顾得上什么口德。+山~捌*墈.书`惘* ′首^发`

......

而这些咒骂的源头。

当朝女帝刘令仪,此刻正静坐于御书房内,仿佛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

迁都事宜在朝堂通过后,真正的执行却并不顺利,进展缓慢。

迁都不单是朝堂的迁移,更是事关宗亲、禁军、粮秣、武库......

这一切国之重器的大规模迁徙。

单单只禁军家眷,臣僚家属,人数都要以十万计。

再加上所需民夫劳役,一支迁都队伍,人数最少也有数十万之多。

所幸,事关性命,迁都涉及的前期准备都在进行。

朝臣们己经有人去往并州、益州,为迁都事宜打基础了。

剩下的,就只能是等待。

皇宫之中,越是风雨欲来,反倒越是平静。

刘令仪面前,每日都不可或缺的摆着两物。

一为,传国玉玺。

二为,平寇都督刘世理当初日日发还的书信。

她纤长的手指抚过冰冷的传国玉玺。

这正是那刻着‘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的和氏璧。

正因为有了它,顺太祖刘裕,才得以名正言顺的登上帝位大统。

只要它还在。

即使是当今女帝登位,天下士人也得捏着鼻子认下。

因为。

这块玉,其存在本身,就是天下人心中抹不去的至高魔咒。

它就是天命的实体象征!

是例证历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