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 第151章 寻迹扬雄:穿越两千年的思想行者

第151章 寻迹扬雄:穿越两千年的思想行者

,对于不能验证的则不要去发表相关的想法。

当有人说见到了祥瑞,以此来宣扬迷信思想时,扬雄直言:“事胜辞则伉,辞胜事则赋,事辞称则经。”他提醒人们不要被表象迷惑,要注重事实。在创作《法言》时,扬雄常常与身边的人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会把一些问题拿出来讨论,然后将大家的想法融入到书中,使《法言》更加贴近生活,更具说服力。

五、晚年沉浮:乱世中守护思想的火种

王莽篡位后的长安城,如同一座被阴云笼罩的牢笼。街道上巡逻的士兵甲胄寒光闪烁,茶馆酒肆里人们交头接耳都带着三分惧意,连往日清脆的叫卖声都变得小心翼翼。扬雄常常站在自家小院的梧桐树下,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听着远处传来的阵阵鼓噪,心中满是悲凉与无奈。他书房里的竹简积了薄灰,那些未完成的手稿在穿堂风中轻轻颤动,仿佛也在为这乱世哀叹。

厄运降临的那一天,天色阴沉得可怕。当官兵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踏碎小巷的寂静时,扬雄正在案前批注《方言》。听到急促的拍门声和士兵的呼喝,他握着毛笔的手微微颤抖,墨汁在竹简上晕染出不规则的痕迹。学生刘棻的牵连,让他瞬间陷入绝境。看着士兵们凶神恶煞地闯入,翻箱倒柜搜寻所谓的“罪证”,扬雄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为了不落入官兵之手受辱,他慌不择路,竟从狭小的天禄阁窗口纵身跳下。

阁楼下方堆积的干草和破旧棉絮,勉强缓冲了坠落的冲击力,但剧烈的疼痛还是瞬间席卷全身。扬雄只记得自己重重摔在地上,右腿发出令人心悸的脆响,眼前一黑便昏死过去。再次醒来时,已是深夜,微弱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苍白的脸上。他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听着屋外巡逻士兵的脚步声,感受着断腿传来的钻心疼痛,心中一片死寂。

大难不死的扬雄虽然被赦免,但他的世界已彻底崩塌。曾经往来的友人怕受牵连,纷纷避而不见;昔日热闹的书房变得冷冷清清,唯有墙角的蟋蟀偶尔发出几声鸣叫。他拖着残疾的右腿,在小院里艰难踱步,看着院中的花草在寒风中凋零,仿佛看到了自己摇摇欲坠的人生。但很快,他的眼神中又燃起倔强的光芒——既然无法改变乱世,那就守护住思想的火种。

从此,扬雄闭门谢客,将自己与外界的喧嚣隔绝。他的生活愈发清贫,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去挖些野菜,煮上一锅清汤寡水的野菜粥。邻居们看他可怜,偶尔送来几个红薯、几把青菜,他总是感激涕零,坚持要将自己的书籍、手稿作为回报,却都被邻居们婉拒。“扬先生,留着这些给后人吧!”邻居们朴实的话语,让他红了眼眶。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一个叫侯芭的年轻人慕名而来。侯芭是个贫苦人家的孩子,却对学问有着执着的追求。他听闻扬雄的大名,不顾路途遥远,徒步数十里来到长安。当他看到扬雄破旧的茅屋、清瘦憔悴的模样时,心中满是震撼与心疼。“先生,让我留下来照顾您吧!我不要报酬,只求能跟您学习学问。”侯芭扑通一声跪下,诚恳地说道。

从此,小院里有了人气。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亮屋檐,侯芭就已经起床,为扬雄熬煮草药、准备早饭。他细心地将草药碾碎,用陶罐慢慢熬煮,浓郁的药香弥漫在小院里。饭后,他搀扶着扬雄在院中晒太阳,听扬雄讲述《太玄》《法言》中的精妙思想。到了晚上,侯芭就着昏黄的油灯,帮扬雄研磨墨汁、整理竹简,将老师口述的内容认真记录下来。

有一次,侯芭对《太玄》中“玄生万物”的概念困惑不已。扬雄便让侯芭取来一盆清水,然后轻轻滴入一滴墨水。看着墨水在水中缓缓扩散,逐渐与清水融为一体,扬雄缓缓说道:“你看,这滴墨水就如同‘玄’,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在水中蔓延,改变整盆水的模样。世间万物,皆由‘玄’而生,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关联。”侯芭盯着水盆,若有所思,半晌后兴奋地跳起来:“先生,我懂了!”看着侯芭恍然大悟的模样,扬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侯芭的帮助下,扬雄得以更加专注地整理自己的着作。他们逐字逐句地推敲《太玄》中的理论,用算筹反复推演卦象;一起探讨《法言》中对儒家思想的创新与发展,结合当下乱世分析如何才能真正践行圣人之道。遇到不同的见解,两人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但又会在激烈的辩论后相视一笑,继续深入研究。

尽管生活贫困,扬雄依然坚持完成《方言》的撰写。他拖着残疾的腿,让侯芭用木板车拉着自己,穿梭在长安的大街小巷,深入到集市、码头、贫民窟等各个角落。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聆听人们的交谈,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