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宫后山那片被竹篱围起的试验田里,老张头正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几株新移栽不久、叶片还带着嫩绿的幼苗——那是李祺不知又从何处寻摸来的、名为“花椒”和“辣椒”的稀罕物。-躌?4¨看¨书\ /免+废`跃′黩*
而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某处官田,一场静默的丰收正在进行。
农桑院主事范同舟,这位被工部派往南方负责试种“土芋”的年轻官员,正蹲在田埂上,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眼前被挖开的几垄土地。
汗水顺着他沾满泥点的下颌滴落,他却浑然不觉。
他身后的几名同样灰头土脸的匠户,大气不敢出,眼神里混杂着期待与忐忑。
“成了!范大人!您快看!”
一个年纪稍长的老匠户声音发颤,布满老茧的手从松软的泥土里捧出一串沾着湿泥的块茎,
大小不一,黄褐粗糙,却沉甸甸地。
紧接着,更多的块茎被挖出,滚落在铺开的草席上。
范同舟猛地吸了一口气,胸腔剧烈起伏。
他抓起一个拳头大小的,用袖子使劲擦掉表皮的泥土,指甲用力一划,抠下一小块,露出里面雪白致密的瓤肉。
那股熟悉的、属于淀粉的清香,此刻在他闻来,比任何花香都醉人!
“两……两筐!不止两筐!”
老匠户激动得语无伦次,指着旁边堆起的收获,声音都变了调,
“大人,十颗种子啊!就十颗!老天爷开眼!”
范同舟的目光扫过那堆积如小山的土芋,心脏狂跳。~二′八,看?书*旺, \无+错^内~容~
他猛地想起什么,转头急切地问那老匠户:“老王头!你之前说的法子……那切开的……”
“对对对!”
老王头一拍大腿,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自得,
“回大人!刚运到那会儿,有几颗土芋表皮上就冒出了嫩芽尖儿!
小老儿在乡下种了一辈子芋头,瞧着那芽眼,就琢磨着,这东西既也是块根,是不是也能像芋头那样分芽切块来种?
死马当活马医!
就斗胆……把其中两颗发了芽的,照着芽眼的位置,小心翼翼地切成了西块……”
他指向旁边几株长势茂盛的秧苗。
范同舟几步冲过去,双手并用扒开那几株秧苗下的泥土。
更多的、个头甚至更大的块茎滚了出来!
他捧起一串,数量明显更多!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范同舟仰天喃喃,连日来的提心吊胆、风餐露宿的辛苦,在这一刻化作了滚烫的热流冲上眼眶。
切块!发芽点!这是何等关键的发现!
这意味着,一颗宝贵的种子,可以变成两颗、三颗、甚至更多!
推广的障碍,瞬间被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他强压下激动,立刻下令:“快!将所有土芋小心起出,分类存放!
完整的、品相最好的留作种芋!
其余按大小分好!
老王头,你立下大功!
这切块种植的法子,连同你观察到的芽眼位置,必须详详细细记录下来!”
“还有,立刻选十名最精干、领会了这切块之法的匠户留下!
让他们带着一部分种芋,就在此地继续扩大试种!务必摸透此物的全部脾性!”
.......
应天,武英殿。.我·得-书?城_ ?蕪·错,内′容`
朱元璋看着范同舟千里迢迢快马送回的两样东西:
一份墨迹淋漓、详述南方试种经过及“切块种植法”的奏报,以及一小筐经过精挑细选、表皮干燥、芽眼饱满的种芋。
“好!好一个范同舟!好一个老王头!”
朱元璋放下奏报,龙颜大悦,手指在御案上重重叩击了两下。
他拿起一颗种芋,仔细端详着上面微凸的芽眼,仿佛看到了无数粮食破土而出的景象。
“十颗变百斤!切块扩种!妙!实在是妙!
此乃天赐我大明之祥瑞,亦是良匠慧心之果!”
他目光转向肃立阶下的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
范同舟风尘仆仆,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范卿,”
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南方试种,成效卓著!然北地广阔,更宜此物生长!
朕着你即刻进行北方种子的试种事宜!
南方所得切